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ú yǐ sè zé无以塞责 |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 《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
zé rén yǐ xiáng,dài jǐ yǐ lián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 责:要求;详:完备,引申为苛求;廉:少。对他人要求苛刻,对自己要求宽松。 | 唐·韩愈《原毁》:“今日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
liáo yǐ sè zé聊以塞责 | 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
fāng yǐ lèi jù,wù yǐ qún fēn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fāng yǐ lèi jù方以类聚 | 谓同类事物相聚一处。 |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yè yǐ jiē rì夜以接日 | 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 《晏子春秋·内篇谏》:“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
yǐ jǐ duó rén以己度人 | 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 | 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
yǐ róu kè gāng以柔克刚 |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
jiàng gé yǐ qiú降格以求 | 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 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
nán yǐ zhì xìn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
yǐ wén luàn fǎ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wàng qí suǒ yǐ忘其所以 |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 耻:耻辱;荣:荣耀。不认为是可耻,反而认为是荣耀。指不知羞耻。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
yǐ huá zhì huá以华制华 | 华:中国人;制:控制。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wù yǐ qún fēn物以群分 | 见“物以类聚”。 |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wú yǐ fù jiā无以复加 |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
nán yǐ wéi jì难以为继 | 难于继续下去。 |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
nán yǐ yù liào难以预料 |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
jì rì yǐ qī计日以期 | 见“计日以俟”。 | 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 |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 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 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
qín yǐ lì shēn勤以立身 | 勤俭才能生存下去。 | |
yǐ mò xiāng rú以沫相濡 | 沫:唾沫;口水;濡:沾湿;润泽。用唾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相濡以沫 |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xiāng rú yǐ zé相濡以泽 | 濡:沾湿;泽:唾液或汗水。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嘘枯养瘠,相濡以泽。” |
yǐ bái wéi hēi以白为黑 | 谓颠倒是非。 | 《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
yǐ hēi wéi bái以黑为白 | 谓颠倒是非。 | 《吕氏春秋·应同》:“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 |
yǐ bái dǐ qīng以白诋青 | 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 |
yǐ ròu qū yíng以肉驱蝇 |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明·张居正《答南学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宽义,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于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间有一二力欲挽之,则又崇饰虚谈,自开邪径,所谓以肉驱蝇,负薪救火也。” |
yǐ yú qū yíng以鱼驱蝇 | 见“以鱼驱蝇”。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以鱼驱蝇,蝇愈至。” |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chā ruò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
yǐ shēn xùn zhí以身殉职 |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 | 《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
é yǐ chuán é讹以传讹 |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
zuì yǐ gōng chú罪以功除 | 所犯的罪行可以用功劳来抵除。指将功折罪。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 |
xù yǐ dà yì勖以大义 | 勖:勉励。以大义相勉励。 | 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zhǐ zhī qí rán,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 |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 指有才干、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学识少的人请教。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 |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 《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bù yǐ guī jǔ,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 | 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yǐ yī fèng bǎi以一奉百 |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 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期期以为不可 | 期期:口吃的样子。坚决不同意的样子。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挟天子以征四方 | 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挟天子以令天下 |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挟泰山以超北海 | 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
yǐ huǒ qù é以火去蛾 |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韩子》:“以火去蛾蛾愈多,以鱼殴蝇蝇愈至。” |
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 |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 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
yǐ rén zé guān以人择官 | 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 |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
yǐn yǐ wéi róng引以为荣 | 以此事为光荣。 | 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
yǐ xuè xǐ xuè以血洗血 | 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 《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
yǐ gǔ yǐn gǔ以瞽引瞽 |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儆百 | 见“以一警百”。 | 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
yǐ é chuán é以讹传讹 |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
jiè shē yǐ jiǎn戒奢以俭 | 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yǐn shǒu yǐ wàng引首以望 | 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 《孟子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传 郭崇韬》:“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
yǐ yí jué yí以疑决疑 | 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 |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
yǐ shuǐ jiù shuǐ以水救水 |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 《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
yǐ jué hòu huàn以绝后患 | 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如今朦胧奏过圣人,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以绝后患。” |
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yǐ táng dǎng chē以螳挡车 | 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挡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
yíng rèn yǐ jiě迎刃以解 | 同“迎刃而解”。 | 《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准此推之,以真理诘幻状,以实验捣虚情,虽举国若狂,万人同梦,而迎刃以解,涣然冰消。” |
jī zhì yǐ méi赍志以没 | 见“赍志而殁”。 |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
jī zhì yǐ mò赍志以殁 | 见“赍志而殁”。 | 宋·范浚《徐忠壮传》:“而率赍志以殁,义士所为悼叹者也。” |
yǐ dé zhuī huò以德追祸 | 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
guā dì yǐ qù刮地以去 | 刮:搜刮。形容贪官污吏大肆搜刮民财。 | 《新唐书·程铧传》:“军中怒曰:‘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
yǐ shuǐ xǐ xuè以水洗血 | 谓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 《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
yǐ fáng wàn yī以防万一 |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 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
yǐ bù jì kě以不济可 | 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
yǐ dé bào yuàn以德报怨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liáo yǐ zì wèi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
yǐ zhuī cān hú以锥餐壶 |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 《荀子 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yǐ yē fèi cān以噎废餐 |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 《南史 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 |
yǐ yá huán yá以牙还牙 |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
qǔ yǐ lái取以来 | 把他们搬取到我这里来。 | |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
mó lì yǐ xū摩砺以须 | 见“摩厉以须”。 | 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盖示余勇,摩砺以须我耳。” |
mó lì yǐ xū摩厉以需 | 见“摩厉以须”。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
mó lì yǐ xū摩厉以须 |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待时而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
quán lì yǐ fù全力以赴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jiǎn yǐ yǎng lián俭以养廉 |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
wàng wū yǐ shí望屋以食 | 见“望屋而食”。 | 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
xìn yǐ wéi běn信以为本 | 信:诚实。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 |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夏虫不可以语冰 |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mín yǐ shí wéi běn民以食为本 |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为本。” |
yǐ ròu dàn hǔ以肉啖虎 | 见“以肉餧虎”。 |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
yǐ rì wéi suì以日为岁 | 把一天变成了一年。形容焦急的心情。 | 宋·张孝祥《迎嘉显孚济侯求雨文》:“望神之来,以日为岁,飚舆在望,亦既劳止。” |
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
mèi sǐ yǐ wén昧死以闻 |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史记 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
yǐ duàn tóu luǎn以碫投卵 |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 《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
yù zhī yǐ lǐ喻之以理 |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
yǐ luǎn dí shí以卵敌石 |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