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东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东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xī shí dōng mián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曾朴《孽海花》第31回:“别人知道是性命交关的事,又谁敢多嘴,倒放骥东兼收并蓄,西食东眠,安享一年多的艳福了。”
gè bēn dōng xī各奔东西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dōng líng xī luò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dōng líng xī suì东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liáo dōng bái shǐ辽东白豕比喻少见多怪。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dōng nuó xī còu东挪西辏挪:挪借;辏:通“凑”,聚合。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明·沈受先《三元记·归妹》:“我命运乖,粮运折,家私都准折,东挪西辏犹还缺,一女多娇,将他来抛撇。”
dōng bǔ xī còu东补西凑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dōng chuǎng xī duó东闯西踱谓盲目地四处闯荡。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dōng fēng huà yǔ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zǒu xī zhuàng东走西撞同“东奔西撞”。《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dōng chuǎng xī zǒu东闯西走指没有目的和方向地四处闯荡。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出事来了。”
fù dōng hǎi ér sǐ赴东海而死赴:往,去。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dōng liú xī shàng东流西上水向东流,人往西走。比喻人们对故乡的思恋。
dōng yāng xī měi东央西浼谓到处恳求请托。《歧路灯》第八四回:“王象荩承主母之命,遵依程公条例,东央西浼,托产行寻售主。”
fù yǔ dōng liú付与东流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唐·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dōng kuáng xī piàn东诳西骗诳:欺骗,迷惑。形容到处说谎欺骗。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应二哥,银子便与他,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外边东诳西骗。”
dōng bēn xī táo东奔西逃同“东逃西窜”。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
wú dào dōng yǐ吾道东矣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jīn wū xī zhuì,yù tù dōng shēng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太阳;坠:落下;玉兔:月亮。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dōng tǎo xī zhēng东讨西征同“东征西讨”。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dōng chà xī wù东差西误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dōng chuāng xiāo xī东窗消息见“东窗计”。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dōng wán xī quē东完西缺谓短缺,不完备。
wén dōng wǔ xī文东武西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dōng duǒ xī táo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dōng niǔ xī niē东扭西捏扭捏作态,不爽快。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nán běi dōng xī南北东西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dōng pèng xī zhuàng东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dōng chí xī zhuàng东驰西撞同“东奔西撞”。《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zhǐ dōng huá xī指东划西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dōng zhī xī wú东支西吾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dōng tǎo xī fá东讨西伐同“东征西讨”。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xī pín dōng xiào西颦东效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清 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
dōng shān fù qǐ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dōng qiáng chǔ zǐ东墙处子指邻居的处女。《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dōng xi nán běi rén东西南北人指居处无定之人。《礼记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dōng chuáng zé duì东床择对谓择婿。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hé dōng sān qiè河东三箧指亡失的书籍。语出《汉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dōng jiàn nán jīn东箭南金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dōng fāng bù liàng xī fāng liàng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dōng fān xī dǎo东翻西倒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形容四处翻捡找寻。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dōng nuó xī còu东挪西凑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
dōng qiáo xī wàng东瞧西望指到处乱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dōng chōng xī tū东冲西突谓四处冲锋突击。《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dōng yáo xī bǎi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dōng piāo xī xǐ东飘西徙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dào dōng shuō xī道东说西见“道西说东”。《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着后,道东说西畅憋气。”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dōng fāng qiān jì东方千骑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dōng tù xī wū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dōng nán bàn bì东南半壁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dōng lāo xī mō东捞西摸谓盲目地四处求索。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hé dōng shī hǒu河东狮吼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明 无名氏《四贤记 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dōng kuāng xī piàn东诓西骗指到处说谎诈骗。《孤本元明杂剧 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
dōng niǔ xī wāi东扭西歪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dào xī shuō dōng道西说东谓乱加谈论。《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dōng chuáng kuài xù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mǎ shǒu yù dōng马首欲东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dōng chí xī chěng东驰西骋同“东奔西走”。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dōng yāng xī gào东央西告谓到处恳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dōng xī yì miàn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dōng hǎi jīng bō东海鲸波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高珪《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只今惜少岳家军。”
dōng jiā xī shě东家西舍犹言左邻右舍。唐·李白《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dōng chě xī zhuāi东扯西拽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dōng guān zhī yāng东观之殃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dōng mén huáng quǎn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chāi xī bǔ dōng拆西补东见“拆东补西”。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dōng chuáng jiāo xù东床姣婿同“东床娇婿”。《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姣婿。”
dōng jiā qiū东家丘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
dōng mén zhú tù东门逐兔见“东门黄犬”。《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dōng bō xī liú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dōng xián xī chě东挦西扯指到处张罗。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xī xué dōng jiàn西学东渐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dōng yuàn xī nù东怨西怒谓任意指责别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dōng zǒu xī gù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mǎi dōng mǎi xī买东买西指买各种物品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29出:“买东买西使官钱,点驴点马是买卖。”
dōng xī jì jià东曦既驾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dōng pǎo xī bēn东跑西奔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4章:“逃难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炮火下东跑西奔。”
dōng liè xī yú东猎西渔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dōng lán xī zǔ东拦西阻指极力阻拦。《雪岩外传》第十回:“众家人听说,忙东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宋 洪迈《容斋三笔 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dōng fēng rù lǜ东风入律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dōng chuāng shì fā东窗事发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dōng bì yú guāng东壁余光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dōng bēn xī pǎo东奔西跑指到处奔波。杨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没有中心地随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dōng qiān xī xǐ东迁西徙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dōng nán zhī měi东南之美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dōng tuī xī zǔ东推西阻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dōng qū xī bù东趋西步谓相背而行。汉·焦赣《易林·比之损》:“二人异路,东趋西步,千里之外,不相知处。”
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dōng ái xī wèn东捱西问谓四处探问、打听。《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捱西问,那有消息。”
dōng yóu xī guàng东游西逛同“东游西荡”。《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dōng yóu xī dàng东游西荡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dōng líng xī sàn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dōng jiā xiào pín东家效颦见“东施效颦”。参见“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