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五首·其二
[五代]:牛峤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吳王宮裡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杨柳枝五首·其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昔日的吴王宫里,柳色总比别处深,一簇簇鹅黄的细丝,如阳光洒下万缕黄金。
不服那钱塘的苏小小,她为什么哟,偏偏要去松树下,与情郎缔结同心。
注释
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色偏深:指柳树多而色浓郁。
万缕金:指柳枝上初发嫩芽,似万缕金黄。
“不愤”二句:意谓真是不服气为什么钱塘的苏小小要在松树之下与心上人结同心。不愤,不平,不服气。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古乐府《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骆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参考资料:
1、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73-74
2、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22-223
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85-86
“杨柳枝五首·其二”鉴赏
赏析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
不过,这首词的意味还不止于此。它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杨柳枝柔,本来是可以绾作同心结的,但苏小小却和她的情人为何不来柳下。刘禹锡《杨柳枝》“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原来柳下结同心,乃有与情人分别的寓意。而松柏岁寒后凋,是坚贞不渝的象征,自然情人们愿来其下结同心而作山盟海誓了。如果作者有将宫柳暗喻宫人之意的话,那么“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就不但不是贬抑,反倒是是羡慕乃至嫉妒了。
五代·牛峤的简介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
► 牛峤的诗(6篇)〕
五代:
牛峤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吳王宮裡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五代:
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禦溝柳,占春多,半出宮牆婀娜。有時倒影蘸輕羅,麴塵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清代: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清代:
俞益谟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二水中分異舊時,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蓋宜仙島,碧幹撐天入鳳池。
古木有緣歸淨土,章台無分集寒鸱。
常随寶镫陪金勒,絕塞指揮萬馬嘶。
清代:
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栖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绾離别,賦成謝女雪飛香。
唐代: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章台柳,章台柳,顔色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五代:
毛文锡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來冠蓋。朦胧春色滿皇州,瑞煙浮。
直與路邊江畔别,免被離人攀折。最憐京兆畫蛾眉,葉纖時。
清代:
陈维崧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自别西風憔悴甚,凍雲流水平橋。并無黃葉伴飄飄。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
雲壓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燒。好留蠻樣到春宵。三眠明歲事,重鬥小樓腰。
唐代: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唐代: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章台柳,章台柳,顔色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版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