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朱自清《公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
lǐ fēn jiě jié理纷解结 | 理:整治;解:解开。整治纷乱,解开疙瘩。 | 朱自清《山野掇拾》:“什么纠纷,什么葛藤,到了他手里,都是一刀两断;正眼也不去瞧,不用说靠他理纷解结了!” |
tiān lǐ zhāo zhāng天理昭彰 | 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
dài lǐ bù lǐ待理不理 |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
gōng píng hé lǐ公平合理 |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不再如过去那样用种种可耻的方法破坏和阻挠谈判的进行,则朝鲜的停战谈判是可能成功的。” |
xiāng yìng bù lǐ相应不理 | 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说、要求置之不理。 | 谢觉哉《整疯子》:“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悬崖勒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相应不理。” |
tiān lǐ liáng xīn天理良心 | 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
wéi tiān nì lǐ违天逆理 |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 | 《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 |
tiān lǐ zhāo zhāo天理昭昭 | 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论语 吾与回也章》:“伊川有天理昭彰语。” |
cí bù dài lǐ词不逮理 |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
lǐ yìng rú cǐ理应如此 | 指按理应该这样。 |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肥肥胖胖,整整齐齐,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 |
xīn ān lǐ dé心安理得 |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zuò shì bù lǐ坐视不理 | 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职司爽鸠,应为民除害,坐视不理,将何以辞其责也?” |
cí qióng lǐ jué词穷理绝 | 同“词穷理尽”。 |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
lǐ zhèng cí zhí理正词直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cí qióng lǐ jí词穷理极 | 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 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
rì lǐ wàn jī日理万机 |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jǐng jǐng yǒu lǐ井井有理 | 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理:事理。形容做事条理分明,丝毫不乱。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gè ān shēng lǐ各安生理 | 各:各个;生理:职业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2回:“我去高老庄探亲,哥哥去花果山称圣,白龙马归大海成龙……我们都各安生理去也。” |
jū jìng qióng lǐ居敬穷理 | 敬:戒慎,敬肃;穷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自处要谨慎严肃,办事学习要穷究事物的道理。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周易·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wéi tiān hài lǐ违天害理 | 见“违天逆理”。 | 《南齐书·魏虏传》:“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 |
rù lǐ qiē qíng入理切情 | 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 清·恽敬《与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 |
gé wù qióng lǐ格物穷理 | 穷究事物的道理。 |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
yǔn lǐ qiè qíng允理惬情 | 允:得当;惬:合适。合情合理。 | 《南史·顾凯之传》:“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惬情。”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顺理成章 |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 |
cí qióng lǐ qū词穷理屈 |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 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
zhì lǐ míng yán至理名言 |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
nì tiān bèi lǐ逆天背理 | 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 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
shēn qíng dǐ lǐ深情底理 | 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内中深情底理,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 |
yíng rèn ér lǐ迎刃而理 |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 清 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事繁丛弊,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迎刃而理。” |
qì zhuàng lǐ zhí气壮理直 |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 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
hé qíng hé lǐ合情合理 | 符合情理。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tiān lǐ rén qíng天理人情 | 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逍遥乎无形之乡,倚天理,观人情,明始终,知得失。” |
lǐ suǒ bì rán理所必然 |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 《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
zhì zhī bù lǐ置之不理 |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
yán zhī yǒu lǐ言之有理 | 说的话有道理。 | 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
lǐ qū cí qióng理屈词穷 |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fēn tiáo xī lǐ分条析理 |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赜,公凡欲质疑,亮已演其意,公大惊,不觉前席。” |
tōng wén dá lǐ通文达理 | 谓有学问懂道理。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周员外,依你这许多通文达理,我道为些什么,不过要我替丈夫娶妾么!” |
ài lǐ bù lǐ爱理不理 |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
cí zhèng lǐ zhí词正理直 |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
lǐ qū shì qióng理屈事穷 | 理:理亏;穷:尽。道理上被压服,事情已到了山穷水尽。 | 南朝·宋·何承天《奏劾博士顾雅等》:“既被摧摄,二三日甫输帖,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 |
shāng tiān hài lǐ伤天害理 | 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
lǐ yuān zhāi fú理冤摘伏 |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 |
cí qióng lǐ jìn辞穷理尽 | 辞:文辞;穷:完,尽。无话可说,无理可辩。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问:‘辞穷理尽时如何?’师曰:‘不入理岂同尽。” |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yù zhī yǐ lǐ喻之以理 |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
míng zhèng lǐ shùn名正理顺 |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
jí shì qióng lǐ即事穷理 | 谓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 | 清·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
duàn wú cǐ lǐ断无此理 |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
lǐ suǒ bù róng理所不容 | 道理所不能允许。 | 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与八座论沙门敬事书>》:“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
jí wù qióng lǐ即物穷理 | 程朱理学的主要范畴之一。谓“理”在物先,事事物物皆是“理”的表现,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理”。 | |
diào lǐ yīn yáng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 |
tiān lǐ bù róng天理不容 | 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 |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长理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便是褚大娘子,也和她两年有余不曾长篇大论的谈过个家长理短。” |
shù zhàng lǐ mín束杖理民 |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
zài zuò dào lǐ再作道理 | 亦作“再做道理”。谓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
lǐ bù wàng luàn理不忘乱 | 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 宋·王禹偁《进端拱箴表》:“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乱,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圣贤之深旨也。” |
rèn sǐ lǐ ér认死理儿 | 坚持某种道理或理由。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 |
jù lǐ lì zhēng据理力争 |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 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
qíng lǐ nán róng情理难容 |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 |
xiáng qíng dù lǐ详情度理 |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 |
jìn qíng jìn lǐ尽情尽理 | 尽:达到极限。比喻某事全部合情合理。 | 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廷尉,你的推测,尽情尽理,这案件实在太离奇。” |
cí qiǎo lǐ zhuō辞巧理拙 | 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
cí qióng lǐ jìn词穷理尽 | 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 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笺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 |
yuàn wén xiǎn jù,yǐ hé lǐ shí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 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 | 南朝·宋·祖冲之《辩戴法兴难新历》:“夫为合必有不合,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
shì yǒu bì zhì,lǐ yǒu gù rán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九回:“看官们有所未知,从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hèng mán wú lǐ横蛮无理 |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 罗广斌《红岩》第13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头。” |
lǐ zhī dāng rán理之当然 |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来取,理之当然。” |
wú lǐ qǔ nào无理取闹 |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
lǐ kuī xīn xū理亏心虚 |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 |
sàng tiān hài lǐ丧天害理 |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 |
màn tiáo sī lǐ漫条斯理 |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检点那些考具的东西,听见老爷的话,便过来规规矩矩,漫条斯理的说道:‘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 |
tuī qíng zhǔn lǐ推情准理 | 推:推测;准:定。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 《魏书·礼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
dài dā bù lǐ待答不理 | 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 | 冰心《南归》:“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不知船停在哪里,也许是没有到罢!’” |
bǐng gōng bàn lǐ秉公办理 |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
yǐ lǐ fú rén以理服人 | 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bù jìn dào lǐ不近道理 |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 《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
qǐ yǒu shì lǐ岂有是理 | 见“岂有此理”。 |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
zhèng lǐ píng zhì正理平治 |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 《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
kuí qíng duó lǐ揆情度理 | 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 宋 彭龟年《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
gōng yǒu gōng lǐ,pó yǒu pó lǐ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公:称丈夫的父亲。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鲁彦《西安印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然又引经据典,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nì lǐ wéi tiān逆理违天 |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我存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
zhòng lǐ jiù yè重理旧业 | 见“重温旧业”。 |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再嫁呢,还是住家?还是索性大张旗鼓的重理旧业?这倒是个大问题。” |
ài dā bù lǐ爱答不理 | 不爱答理。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 浩然《艳阳天》第18章:“焦庆媳妇爱答不理地说:‘管他哪一伙,谁给我办好事儿,我就向着谁!’” |
lǐ yuān tī fú理冤擿伏 | 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 明·徐渭《女状元》第四出:“这三起事都问得绝妙,理冤擿伏么可也如神。” |
mín qíng wù lǐ民情物理 | 人情事理。 | 清·钱泳《履园丛话·廿一经》:“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
kuí lǐ dù shì揆理度势 |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 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表壮不如理壮 |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 《水浒》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壮不如理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
màn tiáo sī lǐ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
yí qíng lǐ xìng怡情理性 | 陶冶性情。 | 汉·徐幹《中论·治学》:“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
wén lǐ bù tōng文理不通 |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 《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
rù qíng rù lǐ入情入理 | 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 |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cí qióng lǐ qū辞穷理屈 | 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 《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
qióng lǐ jìn xìng穷理尽性 |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 《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
tūn yán yān lǐ吞言咽理 |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 《南史·王藻传》:“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迩,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 |
zhèng píng sòng lǐ政平讼理 | 政平:政治平允;讼理: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指政治清明。 | 东汉·班固《汉书·循吏传》:“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
lián lǐ fēn zhī连理分枝 | 喻夫妻分离。 | 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
miè lún bèi lǐ蔑伦悖理 |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