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ùn shì zhī rén论世知人 | 犹言知人论世。谓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石夫高尚之情,谨慎之识,俱可见焉。附录之,亦可以论世知人也。” |
míng zhī gù wèn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jiàn shǐ zhī zhōng见始知终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
kě xiǎng ér zhī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
nián shào wú zhī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
zhòng suǒ zhōu zhī众所周知 |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 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zhòng rén zhōu zhī众人周知 | 周:普遍。大家普遍知道的。 | |
bù zhī dǐ xì不知底细 | 不知道人或事情的内情。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7回:“我也不知底细。” |
zhī gēn zhī dǐ知根知底 | 指有较深入的了解。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难,必须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还要单上开封府出首去。” |
chá jǐ zhī rén察己知人 | 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
bái shǒu xiāng zhī白首相知 |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
yī wú suǒ zhī一无所知 | 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 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娼楼期……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
zhī ēn bào dé知恩报德 | 受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图报答。 |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士为知己者死 |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
rén bù zhī,guǐ bù jué人不知,鬼不觉 |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这烦恼神不知,鬼不觉,天来高,地来厚。” |
zhī yīn àn lǚ知音谙吕 | 谙:熟悉;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 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一个家知音谙吕,一个家唾玉喷珠。” |
xué chǔ zhī yǔ穴处知雨 | 穴:洞;处:居。久居洞中的兽类能预知风雨。比喻有经验。 |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 |
shí zì zhī shū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不知天高地厚 | 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
bù zhī suǒ cuò不知所厝 | 同“不知所措”。 | 晋·庚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所厝。” |
yī tǐ zhī xī一体知悉 | 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
yī zhī piàn jiě一知片解 | 犹一知半见。 | 宋·吴泳《答赵茂实书》:“某闲居寖久,兀兀一经,今已穷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复为言语词章。” |
rén rén jiē zhī人人皆知 |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
zuò zhī qiān lǐ坐知千里 | 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远见卓识。 | 南朝·梁·任乧《奏弹曹景宗文》:“光武命将,坐知千里。” |
zhǐ zhī qí rán,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zhī zú wú qiú知足无求 | 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过多的贪求 | 晋·葛洪《神仙传》:“车服咸仪,知足无求。”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zhī wēi zhī zhāng知微知彰 |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
tiān zhī dì zhī,nǐ zhī wǒ zhī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天地间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不能对别人说。 |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你又青春,我又年少,则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咱两个好歹要成了这亲事罢。” |
xiá ěr zhī míng遐迩知名 |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时福为中丞所宠异,故遐迩皆知其名。” |
wàng biǎo zhī lǐ望表知里 |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 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穆天子羽陵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
bù zhī suǒ zhōng不知所终 |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 宋 洪迈《夷坚甲志 崔祖武》:“后归乡里,不知其所终。” |
yī zhī bàn jiàn一知半见 |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 清·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人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录床,此生不可复下。” |
zhì chū hū zhēng知出乎争 | 知:智慧,知识。争:斗争,竞争。智慧从斗争中得来。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且若亦知夫德之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
yán zhě fú zhī言者弗知 | 见“言者不知”。 |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
fù rú jiē zhī妇孺皆知 |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
jǔ shì jiē zhī举世皆知 | 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
zhái xīn zhī xùn宅心知训 | 宅心:居心;训:规范,准则。心里知道规范、准则。 | 《尚书·康诰》:“汝丕远惟商者奇成人,宅心知训。” |
pín jiàn zhī zhī bù kě wàng,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知: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bù zhī bù jué不知不觉 |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
kùn zhī miǎn xíng困知勉行 |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mù yè wú zhī暮夜无知 | 黑夜无人知晓。 | 《后汉书 杨震传》:“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
yī yè zhī qiū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dào yuǎn zhī jì道远知骥 |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zhī xióng shǒu cí知雄守雌 | 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 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zhì xiǎo yán dà知小言大 | 知:通“智”。聪明才智不济,说话口气却很大。 | 《新唐书·李道宗传》:“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
shǔ wǎng zhī lái数往知来 | 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
zhī rén zhī shù知人之术 | 术:手段。指能识别人的才能和品行的眼光。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治天下者,曹贤考功则治,简贤退功则乱,诚审思知人之术,论才选士,必称其职。” |
bù zhī qǐ dǎo不知起倒 |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
zhī xiǎo móu dà知小谋大 | 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 《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
huì zǐ zhī wǒ惠子知我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 |
cǎo mù zhī wēi草木知威 |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
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疾风知劲草 | 只有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原来比喻在危急关头才显出的意志坚强;经得起考验;现在还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阶级斗争的考验;才能显出谁是坚强的革命者。劲:有力量。 | 《东观汉记 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尽草。” |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guān wǎng zhī lái观往知来 |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 《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
zhī rén shàn rèn知人善任 |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hè zhī yè bàn鹤知夜半 | 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 |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
shì wēi zhī zhù视微知著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
ruò yào bù zhī,chú fēi mò wéi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bù zhī dīng dǒng不知薡蕫 |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尔雅 释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薡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 |
zhī rén lùn shì知人论世 |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fēi zhī zhī nán,xíng zhī wéi jiān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 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
bù zhī jìn tuì不知进退 |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
bù zhī lì hài不知利害 |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
shí bù zhī wèi食不知味 | 同“食不甘味”。 | 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臣所以授官已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
zhī rén zhī míng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zhī ēn bì bào知恩必报 | 知道受到了恩惠就必定要报答。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小生我怀旧意无私志,小姐白玉带知恩必报恩。” |
rén suǒ gòng zhī人所共知 | 人人都知道。 | 宋 朱熹《封建》:“百于古今之变,利害之实,人所共知而易见者,亦复乖戾如此。” |
zhuó shuǐ zhī yuán酌水知源 | 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
cái gāo zhì shēn材高知深 |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 汉 王充《论衡 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
shí lǐ zhī shū识礼知书 |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
mò zhī suǒ cuò莫知所措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9卷:“忽因昼寝,梦坐烟霞之境,四顾而望,熊罴虎豹,围绕周匝,莫知所措。” |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 《汉书 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 苻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
mò zhī suǒ wéi莫知所为 | 不知道怎幺办好,形容激动得不知怎幺办。亦作“莫知所谓”。 | 《晋书·王廙传》:“是时温将废海西公,百僚震栗,温亦色动,莫知所为。” |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识二五而不知十 |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饱汉不知饿汉饥 |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
dào tóu zhī wěi道头知尾 |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 《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
zhī dì zhī tiān知地知天 |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 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
cōng míng ruì zhī聪明睿知 |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 《周易·系辞》:“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
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着 |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zhì ér bù zhēng知而不争 | 明知是非而不据理力争。多指不坚持原则。 | 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mí bù zhī guī迷不知归 | 迷:分辨不清。犯了错误却不知悔改。 | 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矛盾自相,迷不知归,以窘人者自窘。” |
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著 |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dǔ shǐ zhī zhōng睹始知终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
dá dì zhī gēn达地知根 |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
miù tuō zhī jǐ谬托知己 | 谓假托为知心朋友。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有班谬托知己的朋友,天天在一块打牌吃酒。” |
zhì zhī gé wù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shì sǐ zhī jǐ士死知己 | 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
rén shì bù zhī人事不知 | 见“人事不省”。 | 《红楼梦》第一二○回:“宝钗哭得人事不知。” |
wén yī zhī èr闻一知二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