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书识礼知书识礼的意思
zhīshūshí

知书识礼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有文化,懂礼貌。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例子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

繁体知書識禮

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近义词知书达礼知书通礼知书明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字词成语句子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丁不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一事不知见“一物不知”。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体知悉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一体知照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
一无所知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
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一知半解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一知片解犹一知半见。
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一问三不知三不知:指对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也作“一问摇头三不知”。
一面之识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三不知指对开头、中间到结尾一无所知。也指什么都不知道。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 士昏礼》。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
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不可胜书胜:尽;书:书写,记载。不是用文字能写完的。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
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不得而知得:能够。无从知道。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