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苏轼的名句 >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出自宋代苏轼的《湖上夜归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洒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獐。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喝酒喝不完一盏,喝到半酣的时候更好。

坐着竹轿从湖上回来,凉凉的春风拂面而来。

走到孤山西面的时候,夜色就已经深了。

在梦中轻轻地长吟诗句,想好的词句马上就忘记了。

我还记得梨花村,依稀还能闻到缕缕暗香。

入城的时候,客人大多数都走了,

睁开睡眼猛然发现,河塘已经华灯初上。

路人在拍手嬉闹着,我就如同离开树林的獐。

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与世俗礼法、富贵人的意趣格格不入。

人生的快乐到底在于什么呢?对此我自己也很茫然啊!

注释

不尽器:谓喝不完一杯或一盏。

篮舆:竹轿,用竹子做的轿子。

苍苍:深青色。天色苍苍,已经入夜了。

清:排除睡意努力使自己头脑清醒起来(由于处在“半酣”状态,观以下“杂梦寐”可知)。

旋:一会儿。

梨花村:不一定有这个村名,以这里梨花多而云。

定:究竟。

亡:走了。

矍(jué):惊惧,急视。

麞(zhāng):兽名,即獐,鹿属,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

山野姿:由于从山林田野中来,举止不合礼法的姿态。苏轼不止一次说自己有“野性”,自称自己是世农。

异趣:意为自己与世俗礼法、富贵人的意趣格格不入。

难自强:意为很难适应世俗礼法、适应富贵人的意趣“振作”起来,和他们一样。

策:打算,决定,此处意为出来做官。

未良:不完美,不好。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鉴赏

赏析

诗中“春风”句可见证时令。此诗实际上是苏轼的一篇生活速写。 开始二句,苏轼自己说饮酒的老习惯,这次饮酒也是这样。“半酣”,没有到醉的程度,然在朦朦胧胧之中。第三句说的“湖”点题,即西湖。第四句写“洒面凉”,因为酒半酣,面部发热,经春风一吹故如此。“行到”二句点夜。“清吟”二句仍然切“半酣”,诗人作着作着,又睡着了,但一会儿又醒了,所以刚刚得到一句,马上就忘了。清代评论家纪晓岚说这两句是“神来”之笔。“尚记”二句说到“梨花村”,苏轼此时大约自梨花村来,其时梨花已开,暗香依依,苏轼似以为此时自身尚在梨花村,还是写“半酣”。“入城”两句,紧紧扣住“半酣”,写朦朦胧胧中的思维。“睡眼”两句,写河塘人声鼎沸,苏轼自朦胧中开始清醒过来。“市人”以下四句,实实在在是妙文,写出了杭州的老百姓与苏轼作为一个通判这样的相当高的级别(对于一州来说是如此)的官员之间的亲密无间。“失林麞”写半酣的失态,欲藏而无处藏,而此正显示出苏轼极为真率的一面。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官吏能如此揭示自身,实属难得。此无他,胸中坦荡,毫无芥蒂之故。末二句,似乎是说后悔从仕,其实不然,苏轼如实录下此场面,正以其难忘,有记录价值,其内心正以此为乐。

创作背景

这首诗苏轼写于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6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