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老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bō lán lǎo chéng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lǎo zhī jiāng zhì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yuè xià lǎo ér月下老儿见“月下老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指经过的时间长久,比喻永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厚报。”
bǎo dāo bù lǎo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mǔ lǎo hǔ母老虎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jiāng shān bù lǎo江山不老江山:山川,山河;老:衰。高山大河千古长存,永不衰老。比喻人长寿或祝人长寿。宋·林外《洞仙歌》词:“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lǎo qì héng qiū老气横秋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lǎo shí bā jiāo老实巴交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生常谈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shī lǎo bīng pò师老兵破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lǎo niú lā pò chē老牛拉破车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xié yòu fú lǎo携幼扶老同“扶老携幼”。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jìng lǎo cí yòu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jìng lǎo ài yòu敬老爱幼尊敬老人,爱护小孩。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47回:“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
xié lǎo fú yòu携老扶幼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ài lǎo cí yòu爱老慈幼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nán nǚ lǎo yòu男女老幼泛指所有的人。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yuè xià lǎo月下老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指媒人。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三折:“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俺两个衔环之报,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xié lǎo qiè yòu携老挈幼携:搀扶;挈: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指成群结队而行。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jú lǎo hé kū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lǎo mǎ wéi jū老马为驹驾驭老马像驾驭马驹一样。比喻把老人当作孩童轻慢对待。《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tián jùn yě lǎo田畯野老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jiāng guì zhī xìng,dào lǎo yù là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lǎo jì fú lì老骥伏枥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lǎo zǐ pó suō老子婆娑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晋书·陶侃传》:“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lǎo xiǔ wú néng老朽无能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生常谭谭:同“谈”。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lǎo zǐ zhǎng sūn老子长孙养育子孙,使其长大成人。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战地,各自为家,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
tián fū yě lǎo田夫野老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北齐书·王琳传》:“当时田夫野老,知与不知,莫不为之歔欷流泣。”
cūn fū yě lǎo村夫野老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jìng lǎo zūn xián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lǎo pó shé tóu老婆舌头比喻善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
lǎo pó dāng jūn老婆当军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俺们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罢了。”
guī lǎo tú qiú归老菟裘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guò jiē lǎo shǔ过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清 翟灏《通俗编 兽畜》:“《慎子》:‘一兔过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过街老鼠语,似承此而讹。”
lǎo huáng lì老皇历比喻过时的老规矩。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鸹一般黑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bàn lǎo xú niáng半老徐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lǎo niú shì dú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qí rú shuò lǎo耆儒硕老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yī jiā lǎo xiǎo一家老小谓全家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qī lǎo bā xiǎo七老八小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lǎo dà tú shāng老大徒伤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qī ér lǎo shǎo妻儿老少见“妻儿老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cháng shēng bù lǎo长生不老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guī lǎo lín xià归老林下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yǐ lǎo mài lǎo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bǎi lǎo zī gé摆老资格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fǎn lǎo huán tóng返老还童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老虎屁股摸不得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lǎo xiū chéng nù老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xué lǎo yú nián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yí lǎo yí shào遗老遗少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lǎo wáng mài guā老王卖瓜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guī lǎo tián jiān归老田间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nián lǎo lóng zhōng年老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作筵》:“尔母年老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鸦一般黑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
fǎn lǎo guī tóng返老归童见“返老还童”。《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论语 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lǎo xióng dāng dào老熊当道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shí tú lǎo mǎ识途老马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lǎo yú tiào bō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绝伦。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hòu tái lǎo bǎn后台老板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3章:“有党的领导,和供销社拉上关系,又有国家银行做后台老板,咱怕什么?”
lǎo shǒu xiǔ rú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nüè lǎo shòu xīn虐老兽心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记 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lǎo lǎo dà dà老老大大指年事已高。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师曰:‘老老大大汉,住处也不知。’”
lǎo xiū biàn nù老羞变怒老:很。因羞愧恼恨而发怒。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jiǔ guàn lǎo chéng久惯老诚同“久惯牢成”。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lǎo huáng niú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lǎo tiān bá dì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qī lǎo bā shí七老八十形容年纪很大。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sān lǎo wǔ gēng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qī lǎo bā dǎo七老八倒形容年老体衰。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sān cháo yuán lǎo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sān lǎo sì shǎo三老四少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shà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成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lǎo gu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老鸹窝里出凤凰老鸹:乌鸦;凤凰:古代鸟王。比喻在卑微的环境中出了高贵的人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lǎo yù néng jiě老妪能解老妪:老年妇女;解:解读;明白。老年妇女都听得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浅显易懂。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一卷:“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yuè xià lǎo rén月下老人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后来指媒人的代称。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kāi shān lǎo zǔ开山老祖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帮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fǎn lǎo chéng tóng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rén lǎo xīn bù lǎo人老心不老指人虽然老了,但有一颗年轻的心。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他这个汉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会靠不住的。”
yǐ lǎo mài lǎo以老卖老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bīng lǎo jiàng jiāo兵老将骄老:衰。士兵疲惫,将领骄傲。元·郑廷玉《楚昭王》第四折:“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cāng làng lǎo rén沧浪老人指隐者、渔父。《楚辞 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zhōng lǎo yǐn jū终老隐居终老:直到老死,一辈子。指隐居直到老死。《宋史·刘爚传》:“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山房,为终老恤居之计。”
lǎo jiāng hú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0回:“须知我也是个老江湖,岂肯上你的当?”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yǎng ér fáng lǎo养儿防老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