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向的诗 > 九叹·思古

九叹·思古

[先秦]:刘向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於山陆。

旦徘徊於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沾襟而濡袂。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於山陿兮,步周流於江畔。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还余车於南郢兮,复往轨於初古。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甘棠枯於丰草兮,藜棘树於中庭。

西施斥於北宫兮,仳倠倚於弥楹。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於马圉。

蒯聩登於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叹曰: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

钟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

曾哀凄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九叹·思古”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暗不明的山林,树木密密层层生长茂盛。

山势高峻岩石峥嵘,峰峦遮天蔽日天色阴郁。

可怜啊心中无限惆怅,举目远眺涕泣涟涟。

秋风萧萧摇动百草,云气浮动卷曲滚滚布满天空。

人生毫无欢乐只余悲伤,久居深山野岭忧愁困苦。

白天在山坡上徘徊游荡,夜晚形单影吊独宿山间。

我披头散发容貌萎靡,身心劳苦憔悴病卧在床。

心神不定匆匆南行,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愁思缠绕又能向谁诉说,只能紧闭双唇沉默不语。

离开我的家乡郢都,经过湘江沅水流放至远方。

惦念我的祖国横遭灾难,祖庙混乱鬼神无人祭祀。

哀怜祖先事业由此中断,心中恐惧疑惑独自悲伤。

暂且漫步徘徊在山谷之中,再到江边四处游荡。

面对深渊引吭高歌,徜徉漫游四处观望。

申发《离骚》的隐约讽喻,希望君王能够最终醒悟。

能让我的马车返回郢都,遵循先王辙迹决不改向。

郢都道路遥远啊我实难回还,黯然神伤啊我无法自已。

君王背离三皇五帝的常法,断绝《洪范》的准则纪纲。

放弃圆规直尺违背法度,丢开称物权衡任意估量。

认真执行法纪的遭受放逐,侧头安身的能够近君旁。

棠梨枝叶枯萎而野草却丰盛啊,把蒺藜荆棘种满庭院中央。

美女西施被斥冷宫之中,丑妇仳倠得宠搔首堂前。

莽夫乌获作为贴身警卫,让燕公操劳在马房之中。

蒯瞶叛逆无义却能进宗庙,皋陶贤明圣智被弃逐远方。

看到如此世界使我长叹啊,想要进身规劝又犹豫惊慌。

还是从白水之上远走高飞趁此退身隐居永别君王。

可叹啊:徜徉在垆山坡上,池水深深我彷徨。徘徊汉水之滨,涕泪涟涟流连彷徨。

子期伯牙已死,谁能知晓弹妙音?纤阿不能驾驭车马,怎能发挥力量?

无限悲哀凄凉,心痛欲裂如刀绞。回望楚国方向,眼泪抛洒不断。

注释

冥冥:幽暗不明。

郁郁:葱郁,繁茂。

参差(cēn cī):不齐貌。

崭岩:高峻的山势。

崭:古通“巉”,高而险峻。

阜:阜丘,土丘。

杳杳:幽暗深广。

悁悁(yuān yuān):忿怒的样子。

眇眇:极目远望的样子。

遗泣:留下泣声。

骚屑:形容风呼啸的声音。

吸吸:形容云气浮动的样子。

湫(qiū)戾:卷曲的样子。

倥偬(kǒng zǒng):困苦窘迫。

山陆:山间和陆地。陆,大土堆。

徘徊:来回游荡。长阪:亦作“ 长坂 ”,长长高坡。

彷徨:犹豫不决。

披披:散乱的样子。

鬤鬤(ránɡ ránɡ):头发纷乱的样子。

躬:自身。劬劳:过分劳苦,辛劳。瘏(tú)悴:疲病,疲惫憔悴。

俇俇(ɡuànɡ ɡuànɡ):犹“惶惶”,恐惧不安、心神不定的样子。

濡:沾湿。袂(mèi):衣袖。

婵媛:情思牵萦。

噤闭:闭口不做声。

闾:乡里。巷里。

横陷:意外陷落。

宗鬼神:宗族祖先的鬼神。

无次:失去次第,指没有人祭祀。

闵:忧虑,担心。

先嗣:先祖事业的继续。中绝:中断。

惶惑:惶恐疑惑。

陿(xiá):同“峡”,峡谷。

长啸:长声呼啸。

倘佯(cháng yáng):同“徜徉”,往来盘旋。

泛观:纵观,广泛地浏览。

兴:创作。

微文:隐约讽喻的文章。

灵修:有修为之神灵。讽指楚王。灵,神修,美。

壹悟:一悟,专一醒悟。

往轨:往日之轨道。

初古:犹远古。

修远:修为遥远。

已:止。

三五:指三皇五帝。

典刑:旧法,常规。

洪范:《尚书》篇名。洪,大。范,方法,规范。相传为周灭商后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提出了帝王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辟纪:法纪。

背度:违背法度。

错:错置。

绳墨:木工的墨线。喻法度。

倾容:即侧头安身的人。倾,歪斜。容,容身。

甘棠:即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藜棘:蒺藜和棘刺。

仳倠(pǐ suī):古代丑女的名。《淮南子·修务》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倠也。”弥:遍及。楹:堂前的直柱。

乌获:乌获:人名,战国时大力士,秦国人,与任鄙、孟说齐名。秦武王崇好力士,罗致并宠用他们,皆至大官。他力能举百钧,年八十余岁。后用作力士的泛称。戚:亲近,亲密。骖乘:在车右边陪乘,是近侍警卫。

燕公:即邵公,姓姬名奭,被周武王封于燕,故曰燕公,也称燕邵公。马圉:养马的地方。

蒯瞶(kuǎi guì):人名,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太子。由于不顺其亲,欲害其后母。清府:清府:即清庙,也即宗庙。由于宗庙肃然清静,所以被称为清庙。

咎繇:即皋陶,舜时的法官,公正无私,为传说中的司法之祖。

盖:大概,皆因。

白水:神话中的水名,据说发源于昆仑山,相传饮之可以不死。高骛:高远奔驰。

徙弛:退却。长辞:通“长辞”,长久告别。

垆:山名。阪:山坡。沼:水池。

容与:徘徊。汉:汉水。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淫淫:泪流不断的样子。

钟牙:指钟子期和俞伯牙,春秋时人,精于音律。

纤阿:古神话中御月运行的女神。御:驾驶马车。

曾:通“增”,更加。欷:欷歔,哽咽。离离:割裂的样子。

还顾:环顾。

“九叹·思古”鉴赏

赏析

这首诗主要叙写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放逐后,行走江湖,无人理解,孤苦而无所适从,进退两难的悲苦情景。全诗设喻形象贴切,格调凄清忧伤。

诗文起笔便设置了一个幽暗凄清的自然环境:屈原独自一人徘徊在空旷的山野,心情凄楚抑郁,在渲嚷嘈杂之声已然沉寂之际展开了内心独白。他先是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遭到放逐,离开故国郢都,流落在沅湘蛮荒之地。虽说境遇如此,但他仍然挂念着邦国宗族的兴衰存亡。

《九叹·思古》诗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从首句到“且倘佯而泛观”。这一层起笔描写阴森的森林和荒芜的大山,为屈原代言,抒发了诗人被排挤、被流放在沅湘蛮荒之地后的孤独、困苦和徘徊、失意、悲伤心情。

第二层是从“ 兴《离骚》之微文兮”到“因徙弛而长词”。这一层直写屈原悲哀、困苦的原因。这一层诗人用了很大篇幅,用历史人物来比喻、对比屈原的怀才不遇,欲忠心报国,却遭受奸邪谗言,不见信于君王,更被排挤流放,返国无望的悲惨结局。

第三层是从“叹曰:倘佯垆阪”到末句。这一层倾诉了屈原没有知音,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伤心情。这其实也明示和表达了屈原真正的伤心和悲哀是在于见疑与君王,不得效力国家。

创作背景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

刘向简介

先秦·刘向的简介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 刘向的诗(29篇)

猜你喜欢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清代王国维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咏贫士·其一

魏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唐代陈子昂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读李翱文

宋代欧阳修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代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代郑燮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感怀

明代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吊屈原赋

两汉贾谊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罷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清代龚自珍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唐代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