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fēng niú mǎ bù xiāng jí风牛马不相及 |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牛马不相及之猫,有此若大关系乎?” |
xiāng jiāo yǒu nián相交有年 | 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谊很深。 | |
yù bàng xiāng wēi鹬蚌相危 | 同“鹬蚌相持”。 | 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 |
tóng měi xiāng dù同美相妒 |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 《素书·安体》:“同美相妒,女则武后、韦庶人、萧良娣是也;男则赵高、李斯是也。” |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水火不相容 | 相:相互;容:容纳;相容:相互容纳。指水;火本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互容纳。后用来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质相反;根本对立。 | 《周易 说卦》:“故水火不相逮。” |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铢两相称 | 见“铢两悉称”。 | 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
xiàng shí duó lì相时度力 | 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 | 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
xiāng féng hèn wǎn相逢恨晚 | 见“相见恨晚”。 | 宋·吴儆《念奴娇》词:“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
miàn miàn xiāng dǔ面面相睹 | 同“面面相觑”。 | 《清平山堂语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 |
āi lè xiāng shēng哀乐相生 |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 西汉 戴圣《礼记 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
xiāng dé hèn wǎn相得恨晚 | 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 |
biǎo lǐ xiāng fú表里相符 |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
tóng è xiāng xù同恶相恤 | 见“同恶相助”。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
xiāng dé shèn huān相得甚欢 | 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 |
tóng yè xiāng chóu同业相仇 |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 清·翟灏《通俗编·交际》:“同美相护,同业相仇。” |
yán xíng xiāng gù言行相顾 |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 《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
xiāng tí ér lùn相提而论 |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yù shí xiāng róu玉石相揉 | 比喻好坏混杂。 | 《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
xīn shǒu xiāng yìng心手相应 | 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 《梁书 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
gān dǎn xiāng zhào肝胆相照 |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
guān guān xiāng wéi官官相为 | 亦作“官官相护”。亦作“官官相卫”。指官吏和官吏互相庇护。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你都官官相为倚亲属,更做道国戚皇族。” |
tiān xiàng jí rén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
xíng yǐng xiāng fù形影相附 | 同“形影相依”。 | 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今已决策于此,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别无子弟可将事者。” |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鸿案相庄 | ①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后因以“鸿案相庄”表示夫妻和好相敬。②谓结为伉俪。 | 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弹冠相庆 |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jīn xiāng yù zhèn金相玉振 | 同“金相玉质”。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
zhǐ què xiāng zèng指囷相赠 |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
chǐ qí huá gǔn,shì rén běn xiàng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 褫:剥夺;衮:礼服;示:展示。剥开华美的外衣,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 | 鲁迅《书信集·至曹聚仁》:“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其妙。” |
xiàng jī guān biàn相机观变 | 等待时机,观察变化。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0回:“元帅屯兵于郝山矶,相机观变,可以万全。” |
àng yú xiāng qiāo盎盂相敲 | 比喻一家人争吵。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
kuān měng xiāng jì宽猛相济 |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xiāng qìng tán guān相庆弹冠 | 庆:贺喜;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因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zhǒng wǔ xiāng jiē踵武相接 | 同“踵趾相接”。 |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
zì xiāng cán hài自相残害 |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bèi wèi jiàng xiàng备位将相 | 备位:充数,徒有其位。指白占据将相要位。 |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
qín sè xiāng tiáo琴瑟相调 | 琴瑟:古代两种乐器。比喻夫妻恩爱,感情融洽。 | 《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xiāng jìng rú bīn相敬如宾 | 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庞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
hù xiāng biāo bǎng互相标榜 |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
shì yǐ xiāng chéng适以相成 | 适:恰好。恰好可以相辅相成。 | 老舍《赵子曰》:“他们两个好像庙门前立着的那对哼、哈二将,唯其不同,适以相成。” |
yǐ lèi xiāng cóng以类相从 | 谓按其类别各相归属。 | 《荀子·正论》:“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 |
yàn què xiāng hè燕雀相贺 |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 |
xiāng jī xiāng dàng相激相荡 | 激:冲击;荡:震荡。形容事物之间互相冲击,发生动荡。 | 李劼人《死水微澜》前记:“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的相激相荡。” |
xiāng wàng xíng hái相忘形骸 | 谓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
xuān miǎn xiāng xí轩冕相袭 | 轩:古代士大夫乘的车;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大夫戴的帽;袭:继承。官爵禄位相继承。形容世代为官。 | 《晋书·应贞传》:“自汉至魏,世以文章显。轩冕相袭,为郡盛族。” |
xiàng mén chū xiàng相门出相 | 相:宰相、丞相、相国。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 | 宋·辛弃疾《瑞鹤仙·寿上饶倅洪莘之》词:“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之尽有。” |
zá rán xiāng xǔ杂然相许 |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
bù xiāng wén wèn不相闻问 |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
tiǎn miàn xiāng yíng靦面相迎 | 靦面:面带愧色。带着羞愧的样子去迎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呆子放下钉耙,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靦面相迎。” |
è yǔ xiāng jiā恶语相加 |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
gǔ jiǎo xiāng wén鼓角相闻 | 鼓角:鼓和号角。形容军队戒备不懈,纪律森严。 |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
dào jìn xiāng shǔ道殣相属 | 见“道殣相望”。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shēng sǐ xiāng yī生死相依 | 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
chún chǐ xiāng yī唇齿相依 |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fǔ chē xiāng yī辅车相依 | 辅:面颊骨;车:牙床。面颊骨和齿床互相傍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huò fú xiāng yī祸福相依 |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qǐ qióng jiǎn xiāng乞穷俭相 | 乞丐似的寒酸相。 | |
wén rén xiāng qīng文人相轻 | 文人往往彼此看不起。轻:轻视。 |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真人不露相 |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推诚相见 |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
xiàng nǚ pèi fū相女配夫 | 指衡量女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女婿。 | 明 周楫《西湖二集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窃以因材而笃,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实人事之正。” |
guā mù xiāng jiàn刮目相见 | 见“刮目相待”。 |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长足之进步矣。” |
quǎn yá xiāng jiē犬牙相接 |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丧》:“甘州之诸屯,犬牙相接。” |
zì xiāng qiāng zéi自相戕贼 | 戕贼:伤害,残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2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
yì dì xiāng féng异地相逢 | 异地:他乡。在他乡相遇。 |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
xiāng ān xiāng shòu相安相受 | 谓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 |
é shǒu xiāng qìng额手相庆 | 见“额手称庆”。 |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
fǎn chún xiāng jī反唇相讥 | 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引申为顶嘴。讥:讽刺、挖苦、嘲笑。反过嘴来讥讽对方。 | 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误增不字义》:“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 |
xiāng jiān tài jí相煎太急 | 形容兄弟或内部之间的残杀或破坏。 |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jí bìng xiāng fú疾病相扶 |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
tóng lèi xiāng qiú同类相求 |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
pí xiāng zhī tán皮相之谈 | 指只看外表,不求深入理解的肤浅见解。 |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钟嵘说他“源出于《小雅》”,似乎是皮相之谈。” |
xuè ròu xiāng lián血肉相连 | 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 宋 洪迈《夷坚丁志 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
guān gài xiāng zhǔ冠盖相属 | 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遣使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振之。” |
lín cì xiāng bǐ鳞次相比 | 见“鳞次栉比”。 |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细视之,乃群小蛤,鳞次相比,绸缪巩固。” |
tóng wù xiāng jì同恶相济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
huàn nàn xiāng xù患难相恤 | 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 《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
biǎo lǐ xiāng jì表里相济 | 表里:指内外;济:救助。指内外互相补充。 | 晋 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
xiāng wéi biǎo lǐ相为表里 | 表里:指内外。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 |
gè bù xiāng xià各不相下 | 各:各自;下:位置低。双方相比分不出高下。指双方对峙分不出胜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 |
huǎn jí xiāng jì缓急相济 |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
xiāng dé yì zhāng相得益章 | 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宰相肚里好撑船 | 谀人肚量大。 |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相反相成 | 相:互相。互相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现在用来表示相反之事物间有着同一性。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
chū jiàng rù xiàng出将入相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
huò fú xiāng yī祸福相倚 |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dà yán xiāng hài大言相骇 | 大言:夸大的言辞;骇:惊扰。说大话吓唬人。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 |
zì xiāng jīng rǎo自相惊扰 |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mò bù xiāng guān漠不相关 | 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 清·严复《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间,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关也者。”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痛痒相关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明 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xiāng xǔ yǐ shī相呴以湿 |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后以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 |
chì xīn xiāng dài赤心相待 | 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 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
shǒu wěi xiāng jì首尾相继 | 前后连接不断。 | 《魏书·侯渊传》:“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 |
xiàng mén xiàng zhǒng相门相种 | 相:宰相、丞相、相国。指宰相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有将相的才能。 | 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多应是相门相种,可惜不做厮儿。” |
qióng xíng jí xiàng穷形极相 | 穷:尽,极;相:象。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回:“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代代相传 |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也作“世代相传”。 |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xiàng jī ér yán相机而言 | 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 | 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 |
tóng lèi xiāng dù同类相妒 |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