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éng cì fēn míng层次分明 | 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
fēn pín zhèn qióng分贫振穷 | 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 《左传·昭公四年》:“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 |
tiáo fēn lǚ xī条分缕晰 | 缕:详尽,细致。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书之门目,条分缕晰,由浅入深,由繁反约。” |
zhēng fēn duó miǎo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guǎn bào fēn jīn管鲍分金 | 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
xià huí fēn jiě下回分解 | 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 |
dài shí shǒu fèn待时守分 | 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sì guǐ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 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
xuān zhì bù fēn轩轾不分 | 轩轾: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轻重。 | 《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
zhuó ài fēn tòng灼艾分痛 | 比喻兄弟友爱。 | 《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
zēng ài fēn míng憎爱分明 |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
dòu pōu guā fēn豆剖瓜分 | 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bù fēn bó zhòng不分伯仲 | 分不出第一第二。 | |
huà tǔ fēn jiāng画土分疆 | 指划分疆域而治。 | 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
fēn máo xī tǔ分茅锡土 | 见“分茅赐土”。 | 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
mù bié huì fēn目别汇分 | 指分门别类。 | 明 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 |
fēn shēn wú shù分身无术 | 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 陆天明《省委书记》:“黄群在另一间屋里陪小扬在灯下做功课,同时又惦记着那边的马扬,分身无术,心神不定。” |
fēn shǒu yào jīn分守要津 |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
fēn bēng lí xī分崩离析 |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zhèng míng dìng fēn正名定分 | 辨正名分。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
xiāo fēn fèi qǐn宵分废寝 | 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就寝。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 | 《魏书·崔楷传》:“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
sì fēn wǔ liè四分五裂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fēn gān tóng kǔ分甘同苦 | 见“分甘共苦”。 | 《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liè dì fēn máo裂地分茅 |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fēn jīn bō liǎng分斤拨两 | 见“分斤掰两”。 | 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
shǎng fá fēn shěn赏罚分审 | 赏罚:奖赏和惩罚。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 《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赏罚分审,白黑著明。” |
lì fēn shì ruò力分势弱 | 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 | 《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
shǐ fēn shé duàn豕分蛇断 | 比喻支离破碎。 | 后蜀·何光远《鉴诚录·知机对》:“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
fēn cùn zhī gōng分寸之功 | 分寸:比喻微小。指微小的功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 |
fēn wén wèi qǔ分文未取 | 见“分文不取”。 | |
zuò dì fēn zhàng坐地分账 | 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账。” |
liàng jǐ shěn fēn量己审分 | 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 《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
yī fēn yī lí一分一厘 | 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数量。 |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23回:“你若短了一分一厘,怕不全家处斩?” |
fēn péng yǐn lèi分朋引类 | 分成派别,招引同类。 | 清·昭槤《啸亭杂录·不喜朋党》:“鄂张二相国秉政,嗜好不齐,门下士互相推奉,渐至分朋引类,阴为角斗。” |
fēn sān bié liǎng分三别两 | 同“分星擘两”。 |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
fēn xīng bō liǎng分星拨两 | 犹言斤斤计较。 |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
háo fēn lǚ xī毫分缕析 | 细致详尽的剖析。 | 《云谷杂记》附宋·张嗣古《特荐状》:“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 |
sī fēn lǚ xī丝分缕析 | 缕:细致。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王振鹏》:“振鹏妙于界画,运笔和墨,丝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员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扬,不为法拘。” |
fēn sī xī lǚ分丝析缕 | 喻明察入微。 | 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 |
ēn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qīng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 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
bù fēn qīng béi不分青白 |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 见“不分皂白”。 |
sì fēn wǔ pōu四分五剖 |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 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
zhǔ cì bù fēn主次不分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 |
bǎi kǒu nán fēn百口难分 |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三回:“这‘薄幸’两字,我也百口难分了!” |
fēn wén bù shǎo分文不少 | 丝毫没有短少。 | 施蛰存《牛奶》:“柳先生虽然每到月底总付清了钱,分文不少,可惜他的洋派太大。” |
fēn yī bēi gēng分一杯羹 | 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伉礼 | 见“分庭抗礼”。 |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
wù yǐ qún fēn物以群分 | 见“物以类聚”。 |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qiě tīng xià huí fēn jiě且听下回分解 | 分解:叙述。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
sī fēn lǚ jiě丝分缕解 | 缕:细致;解:分剖。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 宋·赵令畴《侯鲭录》第五卷:“必须尽当时事理,如身履其间,丝分缕解,始终备尽,乃可以置议论。” |
fēn fēng pǐ liú分风劈流 | 比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燕公真爽快,真是分风劈流的话,我们就算决定了。” |
liǎng jí fēn huà两极分化 | 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 |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 |
fēn wén bù zhí分文不直 |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 |
fēn qíng pò ài分情破爱 |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 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须听,我没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
fēn xīng bò liǎng分星擘两 | 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两,道俺不姓慕容。” |
fēn yān xī chǎn分烟析产 | 亦作“分烟析生”。亦作“分家析产”。谓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 | 《宋史·食贷志上二》:“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
zào bái nán fēn皂白难分 | 皂:黑。黑白很难分辨,比喻是非不易辨别。 | 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难分。” |
jīng wèi zì fēn泾渭自分 | 见“泾渭分明”。 | 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
sān fēn dǐng lì三分鼎立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
fēn jiā xī chǎn分家析产 | 见“分烟析产”。 | 《文汇报》1984.9.19:“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
fēn cùn zhī mò分寸之末 | 比喻微少、细小。 |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
lè chāng fēn jìng乐昌分镜 | 比喻夫妻分离。 | 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
yī fēn yī háo一分一毫 | 形容很少的数量。 | 朱自清《给亡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
luán fēn fèng lí鸾分凤离 | 同“鸾凤分飞”。 |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
fèn qiǎn yuán bó分浅缘薄 | 分:情分,缘分。指缘分浅薄。 |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浅缘薄,有上梢没下梢。” |
bái hēi bù fēn白黑不分 |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
hēi bái bù fēn黑白不分 |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
fēn huā fú liǔ分花拂柳 | 见“分花约柳”。 | |
zào bái gōu fēn皂白沟分 |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是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皂白沟分处。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且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jué gān fēn shǎo绝甘分少 | 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
fēi fèn zhī cái非分之财 |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 |
fēn mén bié hù分门别户 |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劝世》:“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
guā fēn dǐng zhì瓜分鼎峙 | 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 《新唐书 李轨传》:“隋亡,英雄焱起,号帝王者瓜分鼎峙。” |
fēn huā yuē liǔ分花约柳 |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 |
mài lǚ fēn xiāng卖履分香 |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
ān ān fèn fèn安安分分 | 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倘使他安安分分的画了出来,写了个老老实实的上下款,未尝不过得去。” |
fēn fáng jiǎn kǒu分房减口 | 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
guā pōu dòu fēn瓜剖豆分 | 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 |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fēn chāi pò jìng分钗破镜 |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
xī guī fēn zǔ析圭分组 | 谓任官受印。组,组绶。 | 唐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至于析圭分组,跨壤连州,怀四术而自疑,见九重而失望。” |
tiáo guàn bù fēn条贯部分 | 谓条理贯穿,部位分明。 | 《弘明集·正诬论》:“佛经说天地境界,高下阶级,悉条贯部分,叙而有章。” |
fēn tiáo xī lǐ分条析理 |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赜,公凡欲质疑,亮已演其意,公大惊,不觉前席。” |
fēn xiāo dá shǔ分宵达曙 | 犹通宵达旦。 | 《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
wǔ gǔ bù fēn五谷不分 |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gè jìn suǒ néng,àn xū fēn pèi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 |
fèn wài zhī wù分外之物 | 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
fēn chāi duàn dài分钗断带 | 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
fèn qiǎn yuán qiān分浅缘悭 | 分:情分,缘分;悭:欠缺。指缘分浅薄。 | 明·崔时佩《西厢记·回春柬药》:“张君瑞,想是你分浅缘悭,雨打梨花深闭门。” |
liè tǔ fēn máo裂土分茅 |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
liáng yǒu bù fēn良莠不分 |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 《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
bù fēn gāo xià不分高下 | 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 |
fēn háo bù chā分毫不差 | 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错。没有一点儿差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大尹将所报伤处,将卷对看,分毫不差。” |
bò liǎng fēn xīng擘两分星 |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
fēn máo liè tǔ分茅裂土 |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
shì rú qí fēn适如其分 | 犹言恰如其分。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
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