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东风压倒西风 |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 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
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
dōng shī xiào pín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dōng fāng bù liàng xī fāng liàng东方不亮西方亮 |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
dōng bǔ xī còu东补西凑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 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
dōng bēn xī zǒu东奔西走 |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
dōng qiān xī xǐ东迁西徙 |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
dōng piāo xī dàng东飘西荡 |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
xī chú dōng dàng西除东荡 | 荡:荡平。到处征剿敌人。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 |
zhǐ dōng huá xī指东划西 |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说青道黄,指东划西。” |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dōng chě xī lā东扯西拉 |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
chāi dōng bǔ xī拆东补西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 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
chāi xī bǔ dōng拆西补东 | 见“拆东补西”。 | 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
nán běi dōng xī南北东西 |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 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dōng shān zài qǐ东山再起 |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
dōng fāng qí东方骑 | 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 | 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
dōng kuāng xī piàn东诓西骗 | 指到处说谎诈骗。 | 《孤本元明杂剧 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 |
bì shì qiáng dōng避世墙东 |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 《后汉书 逸民传 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
dōng láo xī yàn东劳西燕 |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dōng cāi xī chuāi东猜西揣 | 谓多方猜测。 | 清·袁枚《与杨兰坡明府书》:“然李义山《锦瑟》一篇,宁使后人东猜西揣,聚讼纷纷,而当时绝不多下一注,亦可想见古人之落落大方矣。” |
dōng xián xī là东挦西撦 | 谓到处张罗。 | |
liáo dōng bái shǐ辽东白豕 | 比喻少见多怪。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
dōng qiāo xī bī东敲西逼 | 各处敲诈逼迫。 | 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
dōng cāi xī yí东猜西疑 | 谓胡乱猜疑。 | 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
nán jīn dōng jiàn南金东箭 |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尔雅 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dōng zǔn xī jié东撙西节 | 谓从各方面节省。 | 郭沫若《塔·万引》:“他在这样踌蹰时,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
dōng bēn xī zhuàng东奔西撞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 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
gè bēn dōng xī各奔东西 |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
dōng lán xī zǔ东拦西阻 | 指极力阻拦。 | 《雪岩外传》第十回:“众家人听说,忙东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
shēng dōng jī xī声东击西 |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dōng fāng jiāng bái东方将白 | 天将破晓。 | |
dōng yáo xī bǎi东摇西摆 |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
dōng fú xī dǎo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
fù zhū dōng liú付诸东流 |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 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
guā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
mǎ ěr dōng fēng马耳东风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dōng nán què fēi东南雀飞 | 比喻夫妻分离。 |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
dōng liú xī luò东流西落 | 见“东播西流”。 |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
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父老 |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dōng xián xī chě东挦西扯 | 指到处张罗。 |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
dōng piāo xī xǐ东飘西徙 | 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
zhǐ dōng mà xī指东骂西 |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东风吹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dōng xi nán běi kè东西南北客 | 指居处无定之人。 | 参见“东西南北人”。 |
shī zhī dōng yú失之东隅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
jiāng dōng dú bù江东独步 | 江东:长江东部地区;独步:独一无二。泛指杰出人才。 | 《晋书·王坦之传》:“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
dōng shēng xī jī东声西击 |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 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
zhāo dōng mù xī朝东暮西 |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
dōng chuáng jiāo xù东床娇婿 | 对女婿的美称。 |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
dōng chuáng jiā xù东床佳婿 | 同“东床娇婿”。 | 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
dōng chuáng jiāo kè东床娇客 | 同“东床娇婿”。 |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东海龙神差老僧来做媒,招你为东床娇客。” |
dōng chuáng jiāo xù东床姣婿 | 同“东床娇婿”。 | 《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贾赦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床姣婿。” |
dōng chuáng zé duì东床择对 | 谓择婿。 | 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
dōng chuáng zhī xuǎn东床之选 | 谓佳婿的人选。 | 五代·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
dōng yě bài jià东野败驾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后以此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 |
tuī dōng zhǔ xī推东主西 | 犹言推三阻四。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
wén dōng wǔ xī文东武西 | 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
mǎi dōng mǎi xī买东买西 | 指买各种物品 |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29出:“买东买西使官钱,点驴点马是买卖。” |
dōng shì cháo yī东市朝衣 |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 《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
dōng mén huáng quǎn东门黄犬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dōng chuāng shì fā东窗事发 | 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 |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
hé dōng shī hǒu河东狮吼 | 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 明 无名氏《四贤记 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
dōng xī jì jià东曦既驾 |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 |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 |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
dōng jiàn nán jīn东箭南金 |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
dōng fēng rù lǜ东风入律 | 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 |
dōng lái zǐ qì东来紫气 |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 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
dōng lā xī chě东拉西扯 | 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
fù yǔ dōng liú付与东流 | 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唐·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dōng fān xī dǎo东翻西倒 | 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形容四处翻捡找寻。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
dōng kē xī zhuàng东磕西撞 | 犹言东奔西撞。 |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
cháo yī dōng shì朝衣东市 |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 | 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
zhǐ dōng dǎ xī指东打西 |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 《七侠五义》第92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
dōng chāo xī xí东抄西袭 | 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
dōng tǎo xī zhēng东讨西征 | 同“东征西讨”。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
dōng bì yú guāng东壁余光 |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 |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 |
jìn fù dōng liú尽付东流 |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那缘法尽了,往时的情义尽付东流,还要变成了仇怨。” |
zhǐ dōng huà xī指东画西 |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
xī xué dōng jiàn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尚书·禹贡》:“东渐于海。”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东风射马耳 |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dōng lín xī zhǎo东鳞西爪 | 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
dōng cáng xī duǒ东藏西躲 |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
dōng fēng mǎ ěr东风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dōng fēng huà yǔ东风化雨 |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 |
dōng yǎn xī zhē东掩西遮 | 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
dōng tuī xī zǔ东推西阻 |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
qí dōng yě yǔ齐东野语 |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
dōng tù xī wū东兔西乌 |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 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
zhǐ dōng huà xī指东话西 |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
dōng bō xī liú东播西流 | 谓流落四方。 | 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
dōng fēng guò ěr东风过耳 | 见“东风射马耳”。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dōng tōu xī mō东偷西摸 |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
dōng fāng qiān jì东方千骑 |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dōng zhēng xī yuàn东征西怨 |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