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wǔ rì jīng zhào五日京兆 |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
rì mù tú qióng日暮途穷 |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
kuí huā xiàng rì葵花向日 | 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
tú yáo rì mù途遥日暮 | 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 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
kuàng rì jīng nián旷日经年 | 久经时日。 | 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fēng hé rì lì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yí rì bǔ yè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清 钱谦益《黄埔及六十寿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
tú qióng rì mù途穷日暮 | 犹日暮途穷。 | 清黄遵宪《群公》诗:“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
shí rì bìng chū十日并出 | 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
zhǐ tiān shì rì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shì sh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
yǒu tiān méi rì有天没日 |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2回:“拿这有天没日头的事压枉奴。就是你与的簪子,都有数儿,一五一十都在。”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 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 |
shì wǎng rì qiān事往日迁 | 谓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
yǐn tiān bì rì隐天蔽日 |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lǔ yáng huī rì鲁阳挥日 | 同“鲁阳挥戈”。 | 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 |
nóng cuì bì rì浓翠蔽日 | 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紫深。” |
rì bó xī shān日薄西山 |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
xī shān rì bó西山日薄 |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
hēi jià bái rì黑价白日 | 见“黑家白日”。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萧队长黑价白日地工作。” |
chóng dǔ tiān rì重睹天日 | 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
jí rì liáng shí吉日良时 | 见“吉日良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对惧留孙曰:‘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与邓小姐成亲,何如?’” |
rì shěng yuè kè日省月课 | 见“日省月试”。 | 《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
xī shān rì pò西山日迫 | 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
jì rì chéng gōng计日程功 | 计:计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 梁启超《中国理法学发达史论》:“法治国虽进不必骤,而得过进尺,计日程功。” |
rì xuē yuè juān日削月朘 |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
mù rì yù yuè沐日浴月 | 谓受日月光华的润泽。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 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气尽豁,脱履人间,天高地阔。” |
rì fù yī rì日复一日 |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
rì wú xiá guǐ日无暇晷 | 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
rì jī yuè lěi日积月累 |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
bǐng rú rì xīng炳如日星 | 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 宋 陆九渊《贵溪重修县学记》:“二帝二皇之书,先圣先师之训,炳如日星。” |
rì jiǔ tiān cháng日久天长 |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岌岌不可终日 |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 《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 |
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日近长安远 |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
rì zhōng jiāng zè日中将昃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 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 |
mí rì gèn shí弥日亘时 | 弥:满;亘:连续。指一天到晚。 | 《南史·刘穆之传》:“言谈赏笑,弥日亘时,未尝倦苦。” |
rì báo sāng yú日薄桑榆 |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ù rì rú nián度日如年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jī rì lěi suì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huī rì yáng gē挥日阳戈 | 犹言挥戈反日。 |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总然借挥日阳戈,难挽西飞箭。” |
gān yún bì rì干云蔽日 |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yí tiān xǐ rì移天徙日 | 比喻盗弄政权。同“移天易日”。 | 《北史 广阳王深传》:“往者元叉执政,移天徙日。” |
yì shè jiǔ rì羿射九日 |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 汉·刘安《淮南子》 |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liú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
rì yǒu wàn jī日有万机 | 见“日理万机”。 | 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
lái rì zhèng cháng来日正长 |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
biàn rì yán liáng辨日炎凉 |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
rì gàn bù shí日旰不食 | 同“日旰忘食”。 | 唐·皮日休《忧赋》:“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 |
zǎo zhī jīn rì,huǐ bù dāng chū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衣怀禅师法嗣 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
rì yuè jīng tiān日月经天 | 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历久不衰;永恒不变;也比喻事情明显;有目共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zhǐ rì ér dài指日而待 | 见“指日可待”。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
bái hóng guàn rì白虹贯日 |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
rì jū yuè zhū日居月诸 |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
mó tiān ài rì摩天碍日 | 摩:接触;碍:遮蔽。形容山的高大。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
shì yǐ wéi rì誓以皦日 | 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 王风 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诗经·王风·大车》:“各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rì zhì fēng chuí日炙风吹 | 太阳烤,烈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亦作“日炙风筛”。 |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一折:“万里驱驰,二年经纪,非容易,受了些日炙风吹,今日个才盼得还乡地。” |
jiù rì zhān yún就日瞻云 | 就:接近;日:比喻帝王;瞻:抬头看。指谒见帝王。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
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今日有酒今日醉 |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 茅盾《狂欢的解剖》:“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
rì xiū yè duǎn日修夜短 | 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 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
huā wú bǎi rì hóng花无百日红 | 花不能常开不败。比喻青春易逝,好景不长。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
jí rì liáng chén吉日良辰 | 吉:好;吉庆;辰:时辰。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指喜庆美好的日子。 | 战国 楚 屈原《九歌 乐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
rì luò xī shān日落西山 |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 《上唐书 音乐志》:“\'栖鸟夜飞\',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
huī gē tuì rì挥戈退日 | 见“挥戈反日”。 | 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
rì mài yuè zhēng日迈月征 | 日月不停地运转。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 语出《诗 小雅 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 |
shì fēng rì xià世风日下 |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
tiān qīng rì bái天清日白 | 犹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惶惶不可终日 | 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 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
huáng tiān jiāo rì黄天焦日 |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
kuàng rì yǐn yuè旷日引月 | 引:迁延。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 | 宋 朱熹《与黄枢密书》:“旷日引月,不闻进发之期。” |
bǔ tiān yù rì补天浴日 |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
rì qián xī tì日乾夕惕 | 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 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rì zhōng zé zè日中则昃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 |
rì shí wàn qián日食万钱 | 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 《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shí rì wàn qián食日万钱 |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 《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rì gàn wàng shí日旰忘食 |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
kuí qīng xiàng rì葵倾向日 | 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谁知俺一片葵倾向日花。” |
bái rì zuò mèng白日作梦 | 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 刘绍棠《狼烟》二十二:“金镶玉走进舱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梦,自以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万岁爷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县令。’” |
jīng qí bì rì旌旗蔽日 |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
yī rì zhī yǎ一日之雅 | 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永斗筲之才,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
rú rì fāng zhōng如日方中 | 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 |
hú kǒu dù rì糊口度日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
zhé zuò shuò rì è辄作数日恶 |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
rì xià wú shuāng日下无双 | 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 汉 刘珍《东观汉记 黄香传》:“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 |
gān tóu rí shàng竿头日上 |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tiān wú níng rì天无宁日 |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 恒:月上弦。像逐渐圆满的上弦月亮,像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正处在兴盛时期或有强大的生命力。 |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
yǒu zhāo yī rì有朝一日 | 朝:日;天。指将来有一天。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
kuàng rì jī guǐ旷日积晷 | 久经时日。 | 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
rì gàn xī tì日干夕惕 | 干干,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干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yīn tiān bì rì殷天蔽日 | 染红了天,遮住了太阳。形容仪从之盛。 | 《艺文类聚》卷五十:“段颖起于徒中,为并州刺史,有功,后徵还京师,颖乘轻车,介士鼓吹,曲盖朱旗骑马,殷天蔽日,连骑相继数十里。” |
fú yún bì rì浮云蔽日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 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皇皇不可终日 |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 |
xù rì chū shēng旭日初升 |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