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ōng gāo bù shǎng功高不赏 |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
pān gāo jié guì攀高结贵 | 见“攀高接贵”。 |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
xū tán gāo lùn虚谈高论 |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谈高论,专在荣利。” |
guǎng xiù gāo jì广袖高髻 | 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形容风俗奢靡。 | 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
xì shēn gāo dì郤诜高第 | 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 晋郤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 郤诜传》。 |
gōu shēn lěi gāo沟深垒高 | 沟:壕沟;垒:堡垒。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兮》:“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
gāo guān zhòng lù高官重禄 | 见“高官厚禄”。 |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
gāo wén yǎ diǎn高文雅典 |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 恽代英《致沈葆秀书》:“自然之情中所发自然之文,较高文雅典尤有价值多多也。” |
gāo cái dà dé高才大德 |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贤弟,论你高才大德,博学广文,为何不进取功名。” |
gāo mén dà hù高门大户 |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
xì gāo tiǎo ér细高挑儿 | 形容身材又瘦又高。 | 老舍《<牛天赐传>广告》:“可是我生把我的脖子吊起来,以便成个细高挑儿,身长七尺有余,趁早不用费这个事。” |
gāo xià zài kǒu高下在口 | 犹言信口雌黄。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
bā jié gāo zhī巴结高枝 | 高枝:比喻权贵。向权贵献媚取宠。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
gāo zhěn wú yōu高枕无忧 |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
jú gāo jí hòu跼高蹐厚 |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 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
gāo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高鸟尽,良弓藏 |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 《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
gāo qíng yì xīng高情逸兴 | 清高超逸的情致。 | 《宣和画谱 胡擢》:“尝谓其弟曰:‘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其高情逸兴如此。” |
gāo wò dōng shān高卧东山 |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
yuán ān gāo wò袁安高卧 | 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 《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
fú xīng gāo zhào福星高照 | 福星:吉祥的星;象征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保管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
jú gāo guǎ hòu局高蹐厚 | 见“局高天蹐厚地”。 | 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
pān gāo yè guì攀高谒贵 |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 | 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
gāo wèi hòu lù高位厚禄 | 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 《汉书·董仲舒传》:“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 |
gāo jū shēn gǒng高居深拱 | 谓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 《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 |
nián gāo dé sháo年高德韶 | 年纪大,品德好。 | 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 |
hǎo dài gāo mào好戴高帽 |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 《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
gāo bù còu dī bù jiù高不凑低不就 | 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其间也就说过几家亲事,高不凑低不就,一家也不曾成得。” |
dài gāo mào zǐ戴高帽子 | 吹捧、恭维别人。 | 《北史 儒林传下 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
gāo fēng jìn jié高风劲节 | 见“高风峻节”。 | 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 |
gāo qíng yì tài高情逸态 |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 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
kuò bù gāo tán阔步高谈 | 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
nián gāo dé ér年高德卲 | 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
gù zuò gāo shēn故作高深 |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 |
niú gāo mǎ dà牛高马大 |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
shuǐ kuò shān gāo水阔山高 | 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里羊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
yǐn háng gāo chàng引吭高唱 | 吭:嗓子,喉咙。喉咙高声歌唱。 | 王蕙玲《人间四月天》第二卷一:“一个叫花子又从后台我来一根连响棍,边敲边唱。志摩也引吭高唱一曲英国民歌。” |
gāo àn chéng gǔ,shēn gǔ wéi líng高岸成谷,深谷为陵 | 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 清·侯方域《赠江伶序》:“高岸成谷,深谷为陵,即秉烛刻阴,岂足以老伶之一泣也。” |
yì gāo rén dǎn dà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zhǐ gāo qì yáng趾高气扬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gāo chē dà mǎ高车大马 | 高车:车盖很高的车。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 唐·李商隐《偶成赠四同舍》:“诘旦天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 |
gāo fèng zì huì高凤自秽 | 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 |
zhài tái gāo zhù债台高筑 |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
liǔ xù cái gāo柳絮才高 |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
bù zhī gāo xià不知高下 |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 明 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幺?” |
dào gāo mó zhòng道高魔重 | 形容法力高强。 |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平。” |
gāo nì dà tán高睨大谈 |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 汉 张衡《应间》:“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
gāo péng mǎn zuò高朋满座 |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 唐 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 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 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
qiè shēn gāo dì郄诜高第 |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 |
zhì gāo qì yáng志高气扬 | 志气高昂而自得。 | 《史记 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 | 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 明·李开先《词谑》引刘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山望着那山高。” |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gāo cái jué xué高才绝学 |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 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
gāo fēng wěi jié高风伟节 | 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 清·汪琬《耒虞先生年谱后序》:“先生暮年虽复见扼于用事者,屏置海外以殁,而高风伟节讫今传述于吴越人士之口。” |
hǎo gāo wù yuǎn好高鹜远 |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 |
gāo shān liú shuǐ高山流水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lìng qǐng gāo míng另请高明 |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倘若这女客不要,还得主人另请高明。” |
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高不成低不就 |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 宋 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
pān gāo jiē guì攀高接贵 | 谓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
gāo jué xiǎn wèi高爵显位 | 爵:爵位,官爵;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
jí xīng gāo zhào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 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gāo fēi yuǎn dùn高飞远遁 |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
gāo àn wéi gǔ高岸为谷 | 谷:两山间的凹处。高岸变成山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
gāo yáng gōng zǐ高阳公子 | 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高阳公子休闲过,不比寻常卖酒家。” |
shān ruì zé bù gāo山锐则不高 |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
shù zài gāo gé束在高阁 | 同“束之高阁”。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 |
yǎng zhī mí gāo仰之弥高 | 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不可及。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gāo zēng guī jǔ高曾规矩 | 高曾:祖先;规矩:规则,礼法。指祖先的成法。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
nián gāo yǒu dé年高有德 | 年纪大,品德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只是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 |
gāo guān zūn jué高官尊爵 |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 《庄子·让王》:“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 |
gāo sǒng rù yún高耸入云 |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
gāo bì shēn lěi高壁深垒 | 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 |
shēn gōu gāo bì深沟高壁 | 沟:壕沟。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深沟高壁坚营,勿与战。” |
chū yōu shēng gāo出幽升高 | 犹言出谷迁乔。 |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李贤注引《诗》:“出于幽谷,升于乔木。” |
qiū gāo qì sù秋高气肃 |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 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 |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gāo zhǎng yuǎn zhí高掌远跖 | 比喻开拓,开辟。 |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
gāo zhǎng yuǎn zhí高掌远蹠 | 比喻开拓,开辟 |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
dài gāo lǚ hòu戴高履厚 | 戴:顶着;履:踩着。头顶天脚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间。 |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两朝之恩遇,浃体沦肌;际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
wén xīng gāo zhào文星高照 | 比喻文运亨通。 |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 |
gāo qíng hòu yì高情厚谊 | 深厚的情谊。亦作“高情厚爱”、“高情厚意”。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
gāo lěi shēn gōu高垒深沟 | 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深挖壕沟。指强固防御工事。 | 《孙子 虚实》:“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
huì mò gāo shēn讳莫高深 | 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 |
gāo fēng liàng jié高风亮节 |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tiān gāo dì hòu天高地厚 |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
zhì zhī gāo gé置之高阁 |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lüè gāo yī chóu略高一筹 |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
dé gāo wàng zūn德高望尊 | 道德高,声望高。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
gāo jué fēng lù高爵丰禄 | 爵:爵位;禄:古代官吏的俸给。爵位高,俸禄多。 |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 |
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dēng gāo qù tī登高去梯 |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 《孙子 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
wéi yǒu dú shū gāo惟有读书高 | 高:高尚。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 |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
gāo cái bó xué高才博学 | 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 《周书·宣帝纪》:“八日,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明经行修者为孝廉,上卅、上郡岁一人,下卅、下郡三岁一人。” |
hòu lù gāo guān厚禄高官 |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 《荀子 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
míng gāo nán fù名高难副 |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 《后汉书 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tiān gāo qì shuǎng天高气爽 | 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 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 |
tiān gāo dì jiǒng天高地迥 |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yuán lóng gāo wò元龙高卧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