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í qīn jiǔ juàn十亲九眷 | 众多亲戚。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梅氏和善述到来,见十亲九眷都在眼前,一一相见了,也不免说几句求情的话儿。” |
shí zhuō jiǔ zhe十捉九着 | 比喻很有把握。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
lì jì jiǔ qū力济九区 | 济:帮助,周济;九区:指全国。以自己的力量周济全国的民众。 | 唐·卢照邻《三国论》:“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便谓力济九区,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
jiǔ tiān lǎn yuè九天揽月 |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jǔ shí zhī jiǔ举十知九 |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 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
shí sǐ jiǔ huó十死九活 | 形容难以幸存。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
shí shì jiǔ kōng十室九空 |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xiāo sháo jiǔ chéng箫韶九成 | 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
jiǔ jiān cháo diàn九间朝殿 | 亦作“九间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 | |
yī suì jiǔ qiān一岁九迁 | 岁:年;迁:官职升迁。一年之内升迁九次。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南史·到撝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
jiǔ liú sān jiào九流三教 |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 |
èr xún jiǔ shí二旬九食 |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 西汉 刘向《说苑 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
yī yán jiǔ dǐng一言九鼎 |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jiǔ dǐng yī sī九鼎一丝 | 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 明 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九鼎不足为重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bā jiē jiǔ mò八街九陌 |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
jiǔ zhēng sān shēng九蒸三熯 | 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喻久经熬炼。 | |
yáng jiǔ zhī è阳九之厄 |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
sì yīn jiǔ qī四姻九戚 | 比喻亲戚极多。 | |
jiǔ huí cháng九回肠 | 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 梁简文帝《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唐 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风微烟澹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
jiǔ rèn yī kuì九仞一篑 |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shí mǐ jiǔ kāng十米九糠 |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
qīng chóng jiǔ fǔ轻重九府 | 轻重:指钱币。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设轻重九府。”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回肠九转 |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 《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
yáng cháng jiǔ qǔ羊肠九曲 |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 |
jiǔ huí cháng duàn九回肠断 |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jiǔ qū huí cháng九曲回肠 |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jiǔ wǔ zhī wèi九五之位 | 九五: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 | 《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
yī kuāng jiǔ hé一匡九合 |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
jiǔ hé yī kuāng九合一匡 |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
chóu cháng jiǔ zhuǎn愁肠九转 | 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 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
jiǔ wǔ zhī zūn九五之尊 |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 《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qí yān jiǔ diǎn齐烟九点 | 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唐 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sì hǎi jiǔ zhōu四海九州 | 指全中国。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 |
jiǔ dié yún píng九叠云屏 | 疊:重疊。屏:屏障。比喻瀑布高遠的氣勢。 | 李白 《廬山謠》:「 廬山秀出南斗旁, 屏風九疊雲錦張。」 |
yáng jiǔ zhī huì阳九之会 |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
shí mián jiǔ zuò十眠九坐 | 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初时父子坐店甚好,后因十老得了腰痛的病,十眠九坐,劳碌不得,另招个伙计,叫做邢权,在店相帮。” |
jiǔ nián zhī chǔ九年之储 |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 《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 |
jiǔ xuán zhī yuān九旋之渊 | 九:多数;旋:旋窝;渊:深渊。旋窝多的深渊。比喻智谋深广。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之野,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 |
shǔ jiǔ hán tiān数九寒天 | 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
jiǔ gāi bā yán九垓八埏 |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
qí zhōu jiǔ diǎn齐州九点 | 齐: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清·张素《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齐州九点苍。” |
jiǔ xiāo yún wài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
jiǔ jiǔ guī yī九九归一 |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 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
shí rén jiǔ mù十人九慕 | 慕:羡慕。十个人见了有九个人羡慕。形容才貌出众,人人羡慕。 | |
jiǔ qū shí bā wān九曲十八弯 | 曲:曲折;弯:不直。指十分弯曲。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
sān zhēn jiǔ liè三贞九烈 |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
hè míng jiǔ gāo鹤鸣九皋 | 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
yáng jiǔ bǎi liù阳九百六 |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
jiǔ zhuàn gōng chéng九转功成 |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 《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chóu cháng jiǔ huí愁肠九回 |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
jiǔ niú yī háo九牛一毫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 陈毅《感事书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
yī niú jiǔ suǒ一牛九锁 | 比喻无法解脱。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不如意事常八九 | 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 《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 |
sān huí jiǔ zhuǎn三回九转 |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
jiǔ qú sān shì九衢三市 | 指繁华的街市。 | 宋·柳永《看花回》词:“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
shí yáng jiǔ mù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yī shēng jiǔ sǐ一生九死 |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 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
yuán jiāng jiǔ lèi沅江九肋 | 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异龟。用以比喻稀少或难得的人才。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负》:“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
sān xún jiǔ shí三旬九食 |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 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
yán shí wàng jiǔ言十妄九 |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咱则道舌刺刺言十妄九,村棒棒呼幺喝六。” |
bā suǒ jiǔ qiū八索九丘 | 古书名。 | 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
yù yán shí jiǔ寓言十九 | 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九是寓言。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
jiǔ zhōu sì hǎi九洲四海 |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
jiǔ jiān dà diàn九间大殿 | 见“九间朝殿”。 | |
zhōng zhèng jiǔ pǐn中正九品 |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 《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
fēng mó jiǔ bó风魔九伯 | 风:通“疯”;风魔:疯癫。疯狂痴癫。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个神狗乾郎在。” |
jiǔ niú lā bù zhuàn九牛拉不转 |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
jiǔ zōng qī zǔ九宗七祖 | 泛指祖宗。 | 《冷眼观》第23回:“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
sān jiào jiǔ liú三教九流 |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六卷:“(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jiǔ guān hǔ bào九关虎豹 |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 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
jiē sān huàn jiǔ接三换九 | 接三:新娘出嫁后三天回娘家;换九:结婚九天双方互送礼物。指结婚嫁娶的风俗。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你长大出嫁的时节,我与你打簪环,做铺盖,买梳头匣子,我当自家闺女一般接三换九。” |
jiǔ tiān jiǔ dì九天九地 | 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 | 《孙子 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 |
shí yǒu bā jiǔ十有八九 |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 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
jiǔ céng zhī tái,qǐ yú lěi tǔ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释,亦得超生去了。”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错过了。” |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九牛二虎之力 |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
jiǔ hūn hǔ bào九阍虎豹 | 同“九关虎豹”。 | 张素《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 |
jiǔ niú yī máo九牛一毛 |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shí ná jiǔ wěn十拿九稳 |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
jiǔ sǐ yī shēng九死一生 |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
jiǔ shí chūn guāng九十春光 | 九十:90天;春光:指春天。指整个春天。 | 五代·南唐·陈陶《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
shí zhī bā jiǔ十之八九 |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 |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十家锅灶九不同 |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 | 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
bǎi liù yáng jiǔ百六阳九 | 百六:古代认为4617岁为1元,初入元106岁;阳九:106岁中有灾岁9。指灾难年份或厄运。 |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
jiǔ jiāng bā hé九江八河 | 泛指所有的江河。 | 《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却说次日众真君聚朝奏玉帝曰:‘当年五月二十五日,起分龙会,会集九江八河、五湖四海各宫龙王赴会迎雨。’” |
shí kǎo jiǔ bàng十拷九棒 | 谓严刑拷打。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万死千生,打杀这个射粮军,哥也,你可甚么那得甚福。” |
bā jiǔ bù lí shí八九不离十 | 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 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九回:“我听说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 |
fèng yǐn jiǔ chú凤引九雏 |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
yán zhòng jiǔ dǐng言重九鼎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yī huī jiǔ zhì一挥九制 | 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 宋·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尝直紫微阁,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方将下直,为之立马却坐,一挥九制数千言,文辞典雅,各得具体。” |
wǔ hóu jiǔ bó五侯九伯 |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
shí shì jiǔ kuì十室九匮 |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 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jiǔ zhōu sì hǎi九州四海 |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