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ǎo bō shān huò
基本解释搬弄是非,煽动闹事。
出处邓小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日寇、汉奸、托派之辈,则更利用这些缺点和错误,来进行其挑拨煽惑的阴谋,企图造成民变。”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挑三拣四 | 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
拨云见日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大惑不解 |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拨乱济危 | 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 |
二缶钟惑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
百里挑一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拨乱为治 |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故一 土鲁番表文》:“皇上拨乱为治,如月恒之无不临。” |
拨乱反治 | 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 |
挑拨离间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
拨乱反正 |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
不挑之祖 | 清 宋育人《三堂诗品》:“高适达夫七古,与岑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挑之祖。” |
讹言惑众 |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
挑牙料唇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 |
妖言惑众 | 东汉 班固《汉书 眭弘传》:“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
横挑鼻子竖挑眼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挑毛拣刺 | |
发蒙解惑 |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
挑大梁 | 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他不再是惹事生非的公子哥,而是个有战略思想,能挑大梁的好汉了。” |
嫌肥挑瘦 | |
挑挑拣拣 | 钱宁《圣人》第25章:“在西瓜、桃李、杏枣中间穿行,挑挑拣拣,寻些百姓乐趣,倒也乐而忘忧。” |
撩云拨雨 | 明 徐复祚《投梭记 折齿》:“只亏你撩云拨雨不胡颜,我自有偷香手段,窃玉机关。” |
二缶锺惑 | 《庄子·天地》:“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 |
挑唇料嘴 |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
煽风点火 | 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风点火。” |
反正拨乱 | 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拨乱济时 | 《晋书 武帝纪》:“太祖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 |
里挑外撅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成团体。” |
拨乱返正 | 宋·李纲《上皇帝封事》:“拨乱返正,以图中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