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g xíng jùn fǎ
基本解释刑法重而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以文乱法 |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逍遥法外 | 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
绳之以法 |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不二法门 |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严刑峻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
刑期无刑 |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
正身明法 |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
无法无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如法炮制 |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
坏法乱纪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以身试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生公说法 |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
法不阿贵 |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伏法受诛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知法犯法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
违法乱纪 | 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
法外施仁 | 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
动静有法 | 《金史·后妃传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
法外施恩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
法轮常转 |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
法不责众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
激将法 |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 |
崇山峻岭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现身说法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
高风峻节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
败法乱纪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
黑咕隆咚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将他关进黑咕隆咚的牲口房里,摘掉包裹他脑袋的汉奸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