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人二首·其二

宋代刘克庄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寄滁州欧阳永叔

宋代梅尧臣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山蔬采笋蕨,野膳猎麏麋。

鲈脍古来美,枭炙今且推。

夏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圆尖剥水实,青红摘林枝。

又足供宴乐,聊与子所宜。

慎勿思北来,我言非狂痴。

洗虑当以净,洗垢当以脂。

此语同饮食,远寄入君脾。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宋代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陶侃惜谷

宋代司马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代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铁杵成针

宋代祝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忆旧游·登蓬莱阁

宋代张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闲居

宋代司马光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我已幽慵僮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阮郎归·有怀北游

宋代张炎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大有·九日

宋代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长亭怨·旧居有感

宋代张炎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