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niǎo jīng yú kuì鸟惊鱼溃 |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 《隋书 杨玄感传论》:“民为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 |
hé zhé kū yú涸辙枯鱼 | 见“涸辙鱼”。 |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yú yóu fǔ nèi鱼游釜内 | 同“鱼游釜中”。 | 《魏书·中山王英传》:“缘江焚毁,靡使所遗。建业穷蹙,鱼游釜内。” |
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放长线钓大鱼 |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放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
yú cháng chǐ sù鱼肠尺素 | 指书信。 |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
tǔ bēng yú làn土崩鱼烂 | 土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
fǔ yú zèng chén釜鱼甑尘 |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
yú lóng biàn huà鱼龙变化 | 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
guān yú kě fèng鳏鱼渴凤 | 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 唐·李商隐《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
huò jí shi yú祸及池鱼 | 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 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 |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 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yú jīng niǎo kuì鱼惊鸟溃 | 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 | 《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
yú xiàn niǎo cuàn鱼县鸟窜 | 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 |
qīng shuǐ wú dà yú清水无大鱼 | 指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 | 语出《汉书 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稳坐钓鱼船 | 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 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
yàn yǎo yú chén雁杳鱼沉 | 比喻音信断绝。 | 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
yú chén yàn yǎo鱼沉雁杳 |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 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
guàn yú chéng cì贯鱼成次 | 贯鱼:穿成一串的鱼,比喻众多而有秩序;序:次序。形容有次序,不紊乱。 | 《晋书·刘毅传》:“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 |
yǐ yǐn tóu yú以蚓投鱼 |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 《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
yú chén yàn jìng鱼沉雁静 | 同“鱼沉雁杳”。 | 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 |
lín yuān xiàn yú临渊羡鱼 |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yú guàn ér jìn鱼贯而进 | 贯:连贯。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
yú cháng yàn zú鱼肠雁足 | 泛指书信。 | 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
zhī yú zhī lè知鱼之乐 | 乐:欢乐。比喻善于体会物情。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曰:‘盆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chī zhāng yú làn鸱张鱼烂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后以“鸱张鱼烂”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yú làn ér wáng鱼烂而亡 | 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因内部祸乱而自取灭亡。 | 《公羊传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
zòng hè zhī yú纵壑之鱼 | 纵:任意地。壑:深沟。自由地在大壑间游泳的鱼。比喻自得其乐。 |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
guàn yú zhī xù贯鱼之序 | 见“贯鱼之次”。 | |
shi yú zhī lǜ池鱼之虑 |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
yú shuǐ qíng shēn鱼水情深 |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 |
yú shū yàn bó鱼书雁帛 | 见“鱼书雁帖”。 |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
lǎo yú tiào bō老鱼跳波 | 鱼随着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绝伦。 |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fàng yú rù hǎi放鱼入海 |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
dé yú wàng quán得鱼忘荃 |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yú yóu fèi dǐng鱼游沸鼎 | 见“鱼游沸鼎”。 |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
yóu yú dé shuǐ犹鱼得水 | 犹:如同。如同鱼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与亮情好日密,自以为犹鱼得水也。” |
lòu wǎng yóu yú漏网游鱼 | 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4回:“李靖望前飞走,真似失林飞鸟,漏网游鱼,莫知东南西北。” |
yú guàn ér qián鱼贯而前 | 贯:连贯。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 | 《宋史·折德庡传附继闵》:“贼缘崖腹微径鱼贯而前,城中矢石乱下。” |
yú mǐ zhī dì鱼米之地 | 见“鱼米之乡”。 | 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之地。” |
dà yú chī xiǎo yú大鱼吃小鱼 | 比喻以强凌弱,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 | 老舍《赵旺与荷珠》:“这样,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 |
chǎo yóu yú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示,做不到这点,立即‘炒鱿鱼’!” |
dēng mù qiú yú登木求鱼 |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
yú lóng màn yǎn鱼龙漫衍 | 见“鱼龙曼延”。 | 《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户、海中砀极、漫衍鱼龙、鱼抵之戏以观视之。” |
yāng jí chí yú殃及池鱼 |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
yú lóng màn yán鱼龙曼延 |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 |
sā shuǐ ná yú撒水拿鱼 | 抽干水捉鱼。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
chóng yú zhī xué虫鱼之学 |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 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
yú zhì lóng wén鱼质龙文 |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
niǎo fén yú làn鸟焚鱼烂 | 《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后以“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 | 《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大小文武官员,都是助纣为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甚非计也。” |
yú chén yàn luò鱼沉雁落 | 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chén yú luò yàn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huò jìn shi yú祸近池鱼 | 犹言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而受害。 | 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 |
dà yú dà ròu大鱼大肉 |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
shí yú yù qīng食鱼遇鲭 |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 唐·皮日休《<文薮>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
yú yóu fǔ zhōng鱼游釜中 | 釜:古代锅类的器物。鱼在锅里游动。比喻身临险境、绝境。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màn yǎn yú lóng曼衍鱼龙 | 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 |
è yú yǎn lèi鳄鱼眼泪 |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hé jué yú làn河决鱼烂 | 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 清·王夫之《读通监论·晋武帝》:“孰如近在汾晋之间,使我不轨之士民,教猱伥虎,河决鱼烂于腹心乎?” |
qián tíng xuán yú前庭悬鱼 | 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 《后汉书·羊续传》:“续敝衣薄食,车马蠃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乃出前所县者,以杜其意。” |
bào yú zhī sì鲍鱼之肆 |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
yú lóng màn xiàn鱼龙曼羡 | 喻世事变幻。 | 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 |
shuǐ dào yú xíng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
yú làn tǔ bēng鱼烂土崩 | 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 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 |
niǎo jīng yú sàn鸟惊鱼散 | 见“鸟散鱼溃”。 | 《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
yú lǔ dì hǔ鱼鲁帝虎 |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清·金桌《〈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讹踵谬,不无鱼鲁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订正之。” |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mù yàn dǐng yú幕燕鼎鱼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鱼”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chí yú lóng niǎo池鱼笼鸟 |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 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
què mǎ yú lóng雀马鱼龙 |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guàn yú chéng chǒng贯鱼成宠 | 贯鱼:穿成一串的鱼;宠:宠幸。指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一时龚、孔二贵嫔,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并得贯鱼成宠。” |
rèn có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休养》:“中国有两句谚语:‘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lóng yáng qì yú龙阳泣鱼 | 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
cóng què yuān yú丛雀渊鱼 |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chá jiàn yuān yú察见渊鱼 |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 《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
yú ròu bǎi xìng鱼肉百姓 |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 《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
shi yú táng yàn池鱼堂燕 | 比喻无辜受祸。 |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
yú yóu fǔ dǐ鱼游釜底 | 同“鱼游釜中”。 |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
yóu yú chū tīng游鱼出听 | 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
dé yú wàng quán得鱼忘筌 |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yú yú yǎ yǎ鱼鱼雅雅 | 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
yú fǔ chén zèng鱼釜尘甑 | 指贫穷的无粮可炊。 |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廕。如此十馀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
niú tí zhōng yú牛蹄中鱼 |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
yǐ quán wéi yú以筌为鱼 | 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 | 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
lóng zhàn yú hài龙战鱼骇 | 喻战争激烈。 | 《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
lǔ yú hài shǐ鲁鱼亥豕 |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yú mù hùn zhū鱼目混珠 |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yú shū yàn tiē鱼书雁帖 | 泛指书信。 |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
yú guàn yàn xíng鱼贯雁行 |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
yú shū yàn xìn鱼书雁信 | 见“鱼书雁帖”。 |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
yú jiān yàn shū鱼笺雁书 | 泛指书信。 | 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 |
yú fēng yàn tiē鱼封雁帖 | 泛指书信。 | 《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南宫词纪·绛都春·四时怨别》:“伤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封雁帖。” |
hé yú tiān yàn河鱼天雁 |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 |
yàn qù yú lái雁去鱼来 |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
zhǐ tiān shè yú指天射鱼 |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 汉·刘向《说苑·尊贤》:“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
lín chuān xiàn yú临川羡鱼 |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 汉 扬雄《河东赋》:“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
yú làn hé jué鱼烂河决 |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