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ǐ yán wéi huì以言为讳 |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 《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
wú kě huì yán无可讳言 |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
miàn cóng hòu yán面从后言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
zhí yán qiē jiàn直言切谏 | 同“直言极谏”。 | 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
wò shǒu yán huān握手言欢 |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
yī yán dìng jiāo一言订交 | 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双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针芥,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 |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
wēi yán sǒng tīng危言耸听 |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
bù kě yán zhuàng不可言状 | 状:形容。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 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 |
cí yán yì zhèng词言义正 |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sān fù sī yán三复斯言 |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
zé yǒu fán yán啧有烦言 | 议论纷纷;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
dé yán gōng róng德言工容 | 见“德言容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yán wén xíng yuǎn言文行远 |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 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sān yán é hǔ三言讹虎 | 犹三人成虎。 | 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身教 |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
néng yán shàn dào能言善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
jīn shí zhī yán金石之言 |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 |
gān yán mì yǔ甘言蜜语 |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塞上行·百灵庙战后行》:“你们不该听他们的甘言蜜语……更不该受他们的驱使。” |
chán yán nìng yǔ谗言佞语 |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
qiǎo yán lìng sè巧言令色 |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qīng yán guǎ xìn轻言寡信 |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 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
dé yán gōng mào德言工貌 |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
hǎn yán guǎ yǔ罕言寡语 | 罕、寡:少。很少开口说话。形容沉默寡言。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
shǎo yán guǎ yǔ少言寡语 | 谓平时说话不多。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 |
yán tí qí ěr言提其耳 |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 |
wēi yán nì ěr危言逆耳 | 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 |
bù kān yán zhuàng不堪言状 |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
sì yán lì rǔ肆言詈辱 |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 宋·洪迈《夷坚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 |
yán zhōng wú wù言中无物 | | |
yī yán zhōng de一言中的 |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 《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
hóng yán gāo lùn闳言高论 | 见“闳言崇议”。 |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
yán zhī bù yù言之不预 | 没有预先说明。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 |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前言不答后语 |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
zhí yán jìn yì直言尽意 | 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夏虫不可言冰 |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yán bù gù xíng言不顾行 |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
liú yán huò zhòng流言惑众 |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 《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
yán zhī yǒu wù言之有物 | 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 | 《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
tuō zhī kōng yán托之空言 |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 汉 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 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
gěng yè nán yán哽咽难言 | 不能痛快的说出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
sàn yán suì yǔ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却又不是劳而无功?” |
tào yán bù chén套言不陈 | 套言:客套话;陈:陈述。套话不多说了。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
yán ruò xuán hé言若悬河 | 见“言类悬河”。 |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参见“口若悬河”。 |
é yán huò zhòng讹言惑众 |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
dù kǒu wú yán杜口无言 |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
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 | 私:秘密;切:贴近。私下里的情话 |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
zhèng yán lì yán正言厉颜 | 见“正言厉色”。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听了这话,便正言厉颜的对他说道:‘世兄!用到这样管家,你做主人的总要有点主人的威势才好。’” |
xián yán lěng yǔ闲言冷语 | 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 | 《白雪遗音·马头调·烟花场》:“坑完了你,休想交欢,闲言冷语,骂地呼天。” |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顾左右而言他 | 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
néng yán huì dào能言会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 |
tóng yán wú jì童言无忌 |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
qián kǒu bù yán钳口不言 | 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 《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
yán gāo yǔ dī言高语低 |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
yī pài hú yán一派胡言 |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néng yán shàn biàn能言善辩 |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 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
zào yán shēng shì造言生事 |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
bèi yán luàn cí悖言乱辞 | 指胡言乱语。 | 《公孙龙子 白马论》:“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
dà yán xiāng hài大言相骇 | 大言:夸大的言辞;骇:惊扰。说大话吓唬人。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 |
miàn lěng yán hèng面冷言横 | 横:粗暴。面孔冷漠,说话蛮横。 | 高阳《清宫外史》:“格尔思表示,条约改议,外国尚有之,罪使从古未有。面冷言横。” |
yán zhī yǒu gù言之有故 | 所说的话有根据。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会乎经义,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恶也。” |
fēng yán wù yǔ风言雾语 | 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 《孽海花》第二九回:“大先生得了此电,很为着急,在省城里叠派干员侦查,虽有些风言雾语,到底探不出个实在。” |
huā yán qiǎo yǔ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xián yán suì yǔ闲言碎语 |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
yán yáng xíng jǔ言扬行举 |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
bì zhòng yán gān币重言甘 | 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
chú ráo zhī yán刍荛之言 |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 《诗经 大雅 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chén yán lǎo tào陈言老套 |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
zuò shù bù yán坐树不言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tián yǔ huā yán甜语花言 |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美妙动听的话 | 明·孙梅锡《琴心记·勉拨房赀》:“你风流惹下凄凉运,把那甜语花言心口全然不应。” |
huà yán huà yǔ话言话语 | 犹谈话。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话言话语间,很不满意郭振山。” |
piàn yán jū yào片言居要 | 片言:简短的几句话。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要点。 | 晋·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qīng yán ruǎn yǔ轻言软语 | 见“轻言细语”。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娘们又用软手段,体贴他,笼络他,跟他轻言软语地说道。” |
zhí yán wēi xíng直言危行 | 危:高耸的样子,引申为端正,正直。正直的言论和行为。 | 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 |
wàng yán zé luàn妄言则乱 | 妄:胡乱。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天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
kǒu chū dā yán口出大言 |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
chāng yán wú jì昌言无忌 |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 清 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 |
yán wén kè shēn言文刻深 | | |
xiàng jī ér yán相机而言 | 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 | 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 |
gǎn nù bù gǎn yán敢怒不敢言 | 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
gū wàng yán zhī姑妄言之 |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 |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
zhèng yán zhí jiàn正言直谏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zhèng yán bù huì正言不讳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
zhí yán qǔ huò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yì yú kōng yán讬于空言 | 见“讬之空言”。 | |
bù xù rén yán不恤人言 | 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 |
hú yán hàn yǔ胡言汉语 | 犹言胡言乱语。 | 《五灯会元·智海逸禅师法嗣·黄檗志因禅师》:“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汉语。” |
gǔ yán chú yì瞽言刍议 | 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 《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钺。” |
zuò yán qǐ xíng坐言起行 |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 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
hú yán luàn yǔ胡言乱语 |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
qiǎo yán rú huáng巧言如簧 |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
yǐ yán xùn wù以言徇物 | 用违心的话语附和别人。 | |
yán xíng bù èr言行不贰 | 犹言言行一致。 |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
jié yán wū xíng洁言污行 | 洁:干净;污:污秽。洁净的言辞,污秽的行为。形容言行相违,表里不一 | 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洁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 |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 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 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
bù kě yán chuán不可言传 |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
yán jiào shēn chuán言教身传 | 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
fàng yán qiǎn cí放言遣辞 | 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 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
zhí yán jí jiàn直言极谏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
hé hàn wú yán河汉吾言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