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ì jī xù jiǔ炙鸡絮酒 | 用一只鸡和棉絮渍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虽薄而情意很深。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
lǐ jiǔ bù shè醴酒不设 | 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 《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
jiǔ wèng fàn náng酒瓮饭囊 | 犹言酒囊饭袋。 | 晋·葛洪《抱朴子·弹祢》:“荀彧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 |
cūn jiǔ yě shū村酒野蔬 | 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 清 无名氏《说唐》第三回:“守几亩田园,供养老母,村酒野蔬,亦可与知己谈心。 |
měi jiǔ jiā yáo美酒嘉肴 | 嘉:美好;肴:下酒的饭菜。指好酒好菜。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是日同衙门官摆着公会筵席,特贺到任,美酒嘉肴,珍羞百味。” |
měi jiǔ jiā yáo美酒佳肴 | 肴:下酒的饭菜。指好酒好菜。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
jiǔ hān ěr rè酒酣耳热 |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
féi ròu hòu jiǔ肥肉厚酒 | 肥:富饶,富足。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
hòu jiǔ féi ròu厚酒肥肉 | 厚:浓厚。指丰盛的饮食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
wù zuì qiǎng jiǔ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
làng jiǔ xián chá浪酒闲茶 |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闲茶,卧柳眠花,半世禁害杀,自矜自夸。” |
jiǔ shí zhēng zhú酒食征逐 |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
ròu lín jiǔ chí肉林酒池 | 指酒肉极多。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 《元史·裕宗传》:“古有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耶!” |
jīn chāi huàn jiǔ金钗换酒 |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 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gān jiǔ shì yīn甘酒嗜音 |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 《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
lǜ jiǔ hóng dēng绿酒红灯 |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绿酒红灯夜未央。” |
jiǔ chí ròu lín酒池肉林 |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
dī jiǔ bù zhān滴酒不沾 | 一点酒也不喝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 |
jiǔ sè zhī tú酒色之徒 | 嗜酒好色的人。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
zòng qíng jiǔ sè纵情酒色 | 酒色:酒和女色。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 |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武弁则纵情酒色,文吏则惟事空言。” |
fàn náng jiǔ wèng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宋·王禹偁《詶安祕丞謌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
jiǔ yú chá hòu酒馀茶后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jiǔ shí dì yù酒食地狱 |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
bǎ jiǔ chí áo把酒持螯 |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 语出《晋书 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
shǐ jiǔ mà zuò使酒骂座 | 亦作“使酒骂坐”。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骂座”。 | 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jiǔ ròu dì xiōng酒肉弟兄 |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哥哥放着常来的一班儿好酒肉弟兄,闲常不睬的是亲兄弟,今日才有事,便叫没捉处。” |
xuán jiǔ hù fǔ玄酒瓠脯 | 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 晋·程晓《赠傅休奕》诗:“厥客伊何?许由巢父。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
shī jiǔ fēng liú诗酒风流 |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 金·元好问《鹧鸪天》词:“身外虚名一羽轻,封侯何必胜躬耕。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 |
diāo qiú huàn jiǔ貂裘换酒 |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 宋 张辑《贺新郎 乙未冬别冯可久》:“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
jiǔ zú fàn bǎo酒足饭饱 |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
wén qī jiǔ huì文期酒会 |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 | 宋·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
shuài gān dǒu jiǔ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
zhì jī zì jiǔ炙鸡渍酒 | 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 《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
bēi jiǔ jiě yuàn杯酒解怨 |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 《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
jiǔ hòu chá yú酒后茶馀 | 见“酒馀茶后”。 | |
jīn diāo huàn jiǔ金貂换酒 |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 《晋书 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
jīn diāo shì jiǔ金貂贳酒 | 见“金貂换酒”。 |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劝饮酒》词:“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 |
zhǐ jiǔ jiā yáo旨酒嘉肴 | 旨:味美;嘉:好,美;肴:荤菜。指美酒好菜。 | 西汉·戴圣《礼记·投壶》:“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
xīn jiǔ jiù píng新酒旧瓶 | 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 赵朴初《片石集·前言》:“尽管‘新酒旧瓶’之讥,在所难免,但主观愿望还是想依主席‘古为今用’的方针做一点推陈出新的工作。” |
dà jiǔ dà ròu大酒大肉 | 指菜肴丰盛,大吃大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同吃。” |
jiǔ lǜ dēng hóng酒绿灯红 |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 |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
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有酒胆,无饭力 | 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 |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今朝有酒今朝醉 |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 唐 权审《绝句》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tān huā liàn jiǔ贪花恋酒 | 花:比喻美女。贪恋女色和美酒。 | 元·乔梦符《扬州梦》第四折:“某奉圣人的命,因牧之贪花恋酒,本当谪罚,姑念他才识过人,不拘细行,赦其罪责。” |
jīn xī yǒu jiǔ jīn xī zuì今夕有酒今夕醉 | 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没有长远打算。 | 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
zhī jī xù jiǔ只鸡絮酒 |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 《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
zhàng qì shǐ jiǔ仗气使酒 |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 《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
shī jiǔ péng chái诗酒朋侪 | 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 明 叶宪祖《鸾鎞记》第二出:“同消遣,诗酒朋侪尽堪尽日盘桓。” |
yǐ jiǔ jiě chéng以酒解酲 |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
fù rén chún jiǔ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jiǔ dì huā tiān酒地花天 |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际。” |
jiǔ náng fàn dài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
zhī jī zūn jiǔ只鸡樽酒 | 见“只鸡斗酒”。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
jiǔ bù zuì rén rén zì zuì酒不醉人人自醉 |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 |
jiǔ hòu shī yán酒后失言 |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
jiǔ hòu zhī yǒng酒后之勇 | 借着酒劲充当勇敢。 | |
jiǔ lán rén sàn酒阑人散 |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 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
chuí niú shāi jiǔ槌牛酾酒 |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 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张公吃酒李公颠 |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
liàn jiǔ tān sè恋酒贪色 | 恋:沉迷;贪:迷恋。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 金·马钰《满庭芳·化胡了仙兄弟》:“三尸调引,六贼迷惑,自然斗乱魂魄,镇日争财竞气,恋酒贪色。” |
jīn gǔ jiǔ shù金谷酒数 |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 晋 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
liàn jiǔ tān huā恋酒贪花 | 见“恋酒迷花”。 | 元·无名氏《梧桐叶》楔子:“终不然恋酒贪花,堕却壮志。” |
zūn jiǔ lùn wén尊酒论文 | 尊:通“樽”,古代盛酒器。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明·无名氏《渭塘奇遇》第一折:“每常四方贤客,有往来者,我常会于宅第,尊酒论文。” |
huā mó jiǔ bìng花魔酒病 | 指沉湎于酒色。 | 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
zhī jī dǒu jiǔ只鸡斗酒 |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 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
huáng gōng jiǔ lú黄公酒垆 |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
zhì jiān dòu jiǔ彘肩斗酒 | 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 |
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杯酒释兵权 |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
fàn náng jiǔ wèng饭囊酒甕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甕也。” |
jiǔ néng luàn xìng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6回:“酒能乱性,色是败真。财乃致命,气动杀身。” |
jiǔ hòu chá yú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鲁迅《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乡--的例子推想起来,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 |
qiān yáng dàn jiǔ牵羊担酒 |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
jiǔ lán bīn sàn酒阑宾散 | 阑:尽;宾:客人。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 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
shǐ jiǔ zhàng qì使酒仗气 | 使:放任;仗:凭借,倚仗。指任性发酒疯。 | 《南史·沈庆之传》:“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酒仗气,无所推下。” |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醉翁之意不在酒 |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jiù píng xīn jiǔ旧瓶新酒 | 比喻旧形式,新内容的意思 | 茅盾《桂枝香·为商务印书馆八十周年纪念作》:“工商改造,旧瓶新酒,愿长芳冽。” |
shī péng jiǔ lǚ诗朋酒侣 | 见“诗朋酒友”。 | 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二出:“且开怀,共诗朋酒侣欢宴。”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诗朋酒侣,向此地游嬉。” |
jiǔ zuì fàn bǎo酒醉饭饱 |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
bēi jiǔ yán huān杯酒言欢 |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 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
què jiǔ zhēng chá榷酒征茶 |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纷扰。” |
jiǔ hān ěr shú酒酣耳熟 |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 |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 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
gū jiǔ dāng lú沽酒当垆 | 沽:通“酤”;沽酒:卖酒;垆: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墩子;当垆:卖酒的坐在垆边。形容名士不遇,埋没民间。也指饮酒作乐。 |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
jiǔ bìng huā chóu酒病花愁 |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 元 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
shī péng jiǔ yǒu诗朋酒友 | 作诗饮酒的朋友。 | 明·冯惟敏《粉蝶儿·李争冬有犯》套曲:“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 |
xián chá làng jiǔ闲茶浪酒 | 指没正经的吃喝、浪荡。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咱与您做参辰卯酉,谁待吃这闲茶浪酒!” |
sā jiǔ fēng ér撒酒疯儿 | 喝醉酒后任性胡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千不该,万不该,前天吃醉了酒,在你荐的人那里撒酒风,叫你下不去!真正对你不住!” |
shī péng jiǔ chái诗朋酒侪 | 侪:辈。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 | 明·叶宪祖《鸾鎞记·论心》:“同消遣,诗朋酒侪尽堪尽月盘桓。” |
jiè jiǔ jiāo chóu借酒浇愁 | 用酒来浇灭郁积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 明 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
jiǔ lán xìng jìn酒阑兴尽 | 阑:尽;兴:兴致,兴夸。酒宴完了,兴致也没了。 | 曾朴《孽海花》第20回:“大家又与青雯谈了些海外的事情,彼酬此酢,不觉日红西斜,酒阑兴尽,诸客中有醉眠的,也有逃席的,纷纷离去。” |
péng jiǔ zhī huì朋酒之会 | 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 《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
chóu cháng tì jiǔ愁长殢酒 | 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容易病酒。 | 唐 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
liàn jiǔ mí huā恋酒迷花 | 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 元 无名氏《小孙屠》:“知它是争名夺利?知它是恋酒迷花?使奴无情无绪。” |
liàn jiǔ tān bēi恋酒贪杯 | 恋:爱慕不舍;杯:酒杯。形容好酒贪杯。 | 元·无名氏《水仙子·遣怀》:“嘱咐你休恋酒贪杯,到那里识些廉耻。” |
jiǔ hǔ shī lóng酒虎诗龙 |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
jiǔ ròu xiōng dì酒肉兄弟 | 指酒肉朋友。 |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
bēi jiǔ gē máo杯酒戈矛 |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 《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
hào jiǔ tān bēi好酒贪杯 | 指喜欢喝酒。 | 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