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gěng jiè zhī shì耿介之士 |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
pí xiàng zhī shì皮相之士 | 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 |
pín shì shì guā贫士市瓜 | 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 《北齐书·杨愔传》:“然取士多以言貌,时致谤言,以为愔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 |
shì sǐ zhī jǐ士死知己 | 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
zhé jié xià shì折节下士 |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
fǎ jiā bì shì法家拂士 |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qiú xián yòng shì求贤用士 | 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师父出去。” |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ào xián màn shì傲贤慢士 |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
dá shì bá sú达士拔俗 | 达士:达观的人;拔俗:不同凡俗。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
guó shì wú shuāng国士无双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zhuàng shì duàn wàn壮士断腕 | 见“壮士解腕”。 |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
kū gǎo zhī shì枯槁之士 | 枯槁:瘦瘠。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招士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力之士矜雅,勇敢之士奋患,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 |
míng shì fēng liú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
shòu yáng bó shì瘦羊博士 | 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 《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
qīng xián màn shì轻贤慢士 | 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 |
rén rén zhì shì仁人志士 |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
èr táo sān shì二桃三士 |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
rén rén yì shì仁人义士 |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 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
shéng shū zhī shì绳枢之士 | 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 |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 |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士为知己者死 |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
lǐ xián jiē shì礼贤接士 | 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
xuǎn shì lì bīng选士厉兵 | 士:军士;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
gōng xiān shì zú躬先士卒 | 犹身先士卒。 | 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
shì bǎo mǎ téng士饱马腾 |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唐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
shì nóng gōng shāng士农工商 |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 《管子 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 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
fāng wài zhī shì方外之士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
zhǎo yá zhī shì爪牙之士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jīn guī guó shì金闺国士 |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二六○:“勉求玉体长生诀,留报金闺国士知。” |
wén rén mò shì文人墨士 | 泛指文人、文士。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
zhuàng shì jiě wàn壮士解腕 |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
míng shì sù rú名士夙儒 | 名士:有名的人;夙儒:有学问的人。知名人士和老学者。 | 《新唐书·萧复传》:“复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 |
jí xián ào shì嫉贤傲士 | 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独据梁山志可羞,嫉贤傲士少宽柔。” |
jì xué zhī shì绩学之士 | 学者,学问渊博的人。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
bái yī xiù shì白衣秀士 |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休道是他,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
hǎi dài qīng shì海岱清士 | 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海内。海内的清廉之士。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
shì shēn míng liú士绅名流 | 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特别对于中间分子士绅名流,尤为重要,过去我们同志对进步分子都团结不好,对他们更差了。” |
xī jūn yǎng shì息军养士 | 息:休息,修整。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 |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士可杀不可辱 |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语出《礼记 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
wén rén xué shì文人学士 | 泛指文人、文士。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
zhé jié dài shì折节待士 | 指屈己待人。 | 《周书 邵广传》:“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 |
chuí niú xiǎng shì椎牛飨士 | 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 《后汉书·吴汉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伤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
liè shì mù nián,zhuàng xīn bù yǐ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yī jiè zhī shì一介之士 |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
xuě zhōng gāo shì雪中高士 | 梅花。 | 明·高启《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
cái shì liàn bīng材士练兵 | 犹言勇士精兵。 | 银雀山 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其中极。” |
gāo rén shèng shì高人胜士 | 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制作楷模》:“或有逸品,皆高人胜士寄兴寓意者,当求之笔墨之外,方为得趣。” |
xióng hǔ zhī shì熊虎之士 | 熊虎:猛兽。指勇猛之士。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 |
yǒu zhì zhī shì有志之士 |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
wén fáng sì shì文房四士 | 见“文房四宝”。 |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
qīng cái jìng shì轻财敬士 | 见“轻财重士”。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 |
tuī gǔ jiàn shì推毂荐士 | 毂:车轮中心;推毂:比喻推荐人才;荐:举荐。推举人才,引荐贤士。 | 唐·权德舆《齐成公神道碑铭序》:“其他推毂荐士,为廷臣,成天下重名硕望者,不可胜书。” |
gāo zhāi xué shì高斋学士 |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 |
qīng lí xué shì青藜学士 | 指博学之士。 |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 指远粮不解近饥。 | |
yóu xiá qí shì游侠骑士 | 漫无目的浪游四方,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勇敢、宽仁侠义的人。 | |
shēn xiān shì zhòng身先士众 | 见“身先士卒”。 | 《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
měng shì rú yún猛士如云 | 形容猛将非常多。 | 朱德《赠友人》:“华北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
gāo rén yǎ shì高人雅士 | 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 |
liè shì xùn míng烈士徇名 | 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
sāo rén yǎ shì骚人雅士 | 同“骚人墨客”。 | 老舍《骆驼祥子》:“公园里的牡丹芍药,邀来骚人雅士,缓步徘徊,摇着名贵的纸扇。” |
lǐ shì qīn xián礼士亲贤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
zhòng rén guó shì众人国士 | 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
jìng xián xià shì敬贤下士 |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 |
zhì shì rén rén志士仁人 |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juàn jiè zhī shì狷介之士 | 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 《晋书 向秀传》:“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
zhī rén dài shì知人待士 |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
yī mù zhī shì一目之士 |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志雅堂杂抄》:“此书成于元代,道学之风甚盛,而能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
qiān xùn xià shì谦逊下士 |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
qiān gōng xià shì谦躬下士 | 犹言谦恭下士。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对读书人十分珍重。” |
chǔ shì héng yì处士横议 |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
zhēng xiān shì zú争先士卒 | 士卒:士兵。指作战勇敢,都争先在前。 |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dǒu fāng míng shì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
dǒu jiǔ xué shì斗酒学士 |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 《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
bù zhì jìn shì不栉进士 |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 唐 朱揆《谐噱录 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
zhù shí zhī shì柱石之士 | 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当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 |
lù lín háo shì绿林豪士 |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大岚山,连结绿林豪士。” |
bǎo xué zhī shì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
èr táo shā sān shì二桃殺三士 | | |
èr táo shā sān shì二桃杀三士 |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nán guō chǔ shì南郭处士 |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滥竽充数”。 |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 馈:赠送。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士兵挨饿。比喻远粮不解近饥,远水不解近渴。 | 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折节下谋士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
zhé jié lǐ shì折节礼士 | 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 《明史·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 |
zhù tái mù shì筑台募士 | 募:招寡。比喻广泛招纳贤士。 | 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论》:“汤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吕望,周公握发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郑武公好贤而诗雅歌之,燕昭王筑台募士而智者归之。” |
dá shì tōng rén达士通人 |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 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
bó shì mǎi lǘ博士买驴 |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yǎng xián nà shì养贤纳士 |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
bù bīn zhī shì不宾之士 |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
qīng chē jiè shì轻车介士 | 轻车:古代的一种战车。古时的战车和甲士。 | 东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 |
duān rén zhèng shì端人正士 | 指端庄正直的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
yán xué zhī shì岩穴之士 |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 |
zhōng chén liè shì忠臣烈士 | 指忠义刚烈的臣子。 | 《隋书·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
tuī xián jìn shì推贤进士 | 推:举荐。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 唐·姚崇《答张九龄书》:“近蒙奖擢,倍励驽庸,每以推贤进士为务,欲使公卿大夫称职。” |
qiān qiān xià shì谦谦下士 |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纵是当朝元宰,也须要谦谦下士为嘉。” |
qiān rén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 《史记 商君列传》:“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jìng xián zhòng shì敬贤重士 | 见“敬贤爱士”。 |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四折:“元帅宽仁厚德,敬贤重士,岂肯记旧仇,并不挟冤。” |
bā zhuān xué shì八砖学士 | 八砖:八行砖。指懒惰的人。 | 唐·李肇《翰林志》:“唐时冬中日影及五砖为入署办公之候,李程官翰林学士,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