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mò mǎ lì bīng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
wàn mǎ jiē yīn万马皆喑 | 喑:哑,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语。也比喻死气沉沉的局面。 | 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
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
chē mǎ pián tián车马骈阗 | 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 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衣冠杂沓,出城阙面盘游;车马骈阗,俯河滨而帐饮。” |
shí tú lǎo mǎ识途老马 |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lì bīng mò mǎ厉兵秣马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pān yuán kòu mǎ攀辕扣马 | 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 | 《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
quán yí mǎ lù权移马鹿 | 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 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
niú mǎ zǒu牛马走 | 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
mǎ niú qí fēng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 |
jīn gē tiě mǎ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zhān yú mǎ shǒu瞻予马首 | 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mǎ shǒu shì zhān马首是瞻 |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quǎn mǎ zhī liàn犬马之恋 |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 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
wén jūn sī mǎ文君司马 | 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 |
qiáng tóu mǎ shàng墙头马上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 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
mǎ ěr dōng fēng马耳东风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bīng huāng mǎ luàn兵慌马乱 |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明 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
dài mǎ wàng běi代马望北 |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代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尢恶内留。” |
gǔ mǎ lì bīng谷马砺兵 | 犹言秣马厉兵。 | 宋 陈师道《赠张文潜》诗:“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 |
mǎ shòu máo cháng马瘦毛长 |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
lǘ nián mǎ yuè驴年马月 | 不可知的年月。 |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年马月呢?’” |
zhǐ lù wéi mǎ指鹿为马 |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
mǎ lù yì xíng马鹿易形 |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欲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
qiú mǎ qīng kuáng裘马轻狂 | 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 |
bǎo mǎ xiāng chē宝马香车 |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
ān mǎ láo shén鞍马劳神 | 见“鞍马劳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
ān qián mǎ hòu鞍前马后 |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 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
mǎ bù jiě ān马不解鞍 |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 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
ān mǎ láo kùn鞍马劳困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
ān mǎ láo dùn鞍马劳顿 |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
jiàn ān sī mǎ见鞍思马 |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
ān mǎ láo juàn鞍马劳倦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yě mǎ chén āi野马尘埃 | 野马:状如野马的云。云气灰尘。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 |
róng mǎ cāng huáng戎马仓皇 | 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 清·王仲瞿《谷城西楚霸王诗》:“衣冠狼藉悲王导,戎马仓皇用李纲。” |
yǐ mǎ qī zhǐ倚马七纸 | 比喻文章写得快。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ān mǎ zhī láo鞍马之劳 |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
mǎ fàng nán shān马放南山 |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xī lǐ mǎ hǔ稀里马虎 | 不认真,马马虎虎。 | |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shě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
mǎ jiǎo wū bái马角乌白 |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mǎ chǐ jiā zhǎng马齿加长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shè rén xiān shè mǎ射人先射马 | 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zhèn mǎ fēng qiáng阵马风樯 |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 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
shé máo mǎ jiǎo蛇毛马角 | 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 | 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
xùn bīng mò mǎ训兵秣马 | 兵:士兵;秣:喂养。练好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 《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
xuǎn bīng mò mǎ选兵秣马 | 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mí lí mǎ hǔ迷离马虎 | 糊里糊涂 | |
qiú mǎ qīng kuáng裘马清狂 | 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 唐 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
chē dài mǎ fán车怠马烦 | 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怠:通“殆”。同“车殆马烦”。 | 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词》之一:“车怠马烦客忘归,兰膏明烛承夜辉。” |
gǔn ān xià mǎ滚鞍下马 | 从马上迅速下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1回:“良久,见一员小将,白袍银铠,滚鞍下马。” |
mǎ shǒu yù dōng马首欲东 |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chē tián mǎ ài车填马隘 |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 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
xì mǎ mái lún系马埋轮 | 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 语出《孙子 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
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 《南皮县志 风土志下 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
xiū niú guī mǎ休牛归马 | 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
ní chē wǎ mǎ泥车瓦马 | 见“泥车瓦狗”。 | |
xiāng chē bǎo mǎ香车宝马 |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
sì mǎ gāo mén驷马高门 |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
huáng mén fù mǎ黄门驸马 | 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
qiú mǎ shēng sè裘马声色 | 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 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 诸王总论》:“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工笔札,喜《诗》《书》,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盖其风流自上被之也。” |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mǎ dà hā马大哈 | 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 张洁《沉重的翅膀》:“人们不过哈哈大笑一场,说几句苏队长‘马大哈’就算了事。” |
qiān jūn wàn mǎ千军万马 |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
xià mǎ féng fù下马冯妇 |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孟子 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
mǎ chǐ tú cháng马齿徒长 | 见“马齿徒增”。 | 《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zuò niú zuò mǎ作牛作马 | 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
sù sī liáng mǎ素丝良马 | 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 《诗 鄘风 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郑玄笺:“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朱熹集传:“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 |
guǒ liáng cè mǎ裹粮策马 | | |
mǎ kōng jì běi马空冀北 | 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
dān qiāng pǐ mǎ单枪匹马 |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 | 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guǎn zhòng suí mǎ管仲随马 | 管仲:春秋齐桓公的相国;随:跟从。管仲随着马走。比喻尊重前人的经验。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mǎi mǎ zhāo bīng买马招兵 | 见“买马招军”。 | 《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
yún chē fēng mǎ云车风马 | 云为车,风为马。天上神灵的马。 | 晋·傅玄《吴梦歌》:“云为车兮风为马。” |
mǎ chǐ tú zēng马齿徒增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zhāo bīng mǎi mǎ招兵买马 | 招收士兵;购买战马。形容组织扩充力量。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限他三年内招兵买马,骚扰淮阳地方,相机而行,以开征进之路。” |
mǎ máo wèi zhé马毛猬磔 |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
lè mǎ xuán yá勒马悬崖 | 勒:收住缰绳;悬崖:高悬的山崖。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
mǎ shuǐ chē lóng马水车龙 | 犹言车水马龙。 | 清·黄瘦竹《<淞南梦影录>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 |
bīng cáng wǔ kù,mǎ rù huà shān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 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xuán bīng shù mǎ悬兵束马 | 见“悬车束马”。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兵强马壮 |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mǎ zhuàng rén qiáng马壮人强 | 犹言人强马壮。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什么主忧臣辱。” |
lín yá shī mǎ临崖失马 | 失:遗失,丧失。比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 | 明·沈受先《三元记·错认》:“我且回程,又不是临崖失马,有何劳顿?” |
bù shí mǎ gān不识马肝 |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
lín yá lè mǎ临崖勒马 |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bù shí mǎ gān不食马肝 |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东汉 班固《汉书 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
yī mǎ dāng xiān一马当先 |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
shù bīng mò mǎ束兵秣马 | 犹厉兵秣马。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
niú mǎ bù ruò牛马不若 | 若;如。不如牛和马。形容极其劳苦。 | 明·袁宏道《锦帆集·沈广乘》:“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为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直牛马不若矣。” |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chē chén mǎ zú车尘马足 | 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
qí mǎ zhǎo mǎ骑马找马 | 比喻东西就在这里;却还到外去找。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
niú mǎ jīn jū牛马襟裾 | 犹言衣冠禽兽。 |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教人道这乔男女,则是些牛马襟裾。” |
chē mǎ fú còu车马辐辏 | 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