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òng lì pán bō
基本解释盘剥:指放债辗转剥削。用高利贷的方式进行残酷剥削。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你父亲所为,固难谏劝,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破镜重圆 | 宋 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
重整旗鼓 | 宋 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
语重情深 | 严复《以〈渔洋精华录〉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 |
干净利落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
德重恩弘 |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居重驭轻 |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
旧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
举重若轻 |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损人不利己 |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极重不反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语重心长 |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
急功近利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
轻重缓急 |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
唯利是图 |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出师不利 | 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 |
举足轻重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恩重如山 |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弊多利少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8章:“从咱们的安全上想,可是弊多利少啊!” |
盘根错节 |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
弃重取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
利欲熏心 | 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
顾虑重重 | 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
口耳并重 |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
去害兴利 | 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 |
计功谋利 | 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景之表。” |